寄贾驰先辈

游子想万里,何必登高台。

闻君燕女吟,如自蓟北来。

长安高盖多,健马东西街。

尽说蒿簪古,将钱买金钗。

我祖西园事,言之独伤怀。

如今数君子,如鸟无树栖。

济水一入河,便与清流乖。

闻君欲自持,勿使吾道低。

形式: 古风

翻译

游子心向万里,何需登高望远。
听你吟唱燕女曲,仿佛从蓟北飘来。
长安街上骏马疾驰,华盖云集东西两侧。
人们谈论着古时的简朴,用钱换取金钗装饰。
忆起先祖在西园的往事,说起此事我心中悲凉。
现今的君子们,如同无枝可栖的飞鸟。
济水汇入黄河,失去了原有的清澈。
听说你要坚守自我,别让我的信念降低。

注释

游子:离家远行的人。
何必:何须。
燕女:燕地的女子。
蓟北:古代北方地区。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
健马:强壮的马匹。
蒿簪:用蒿草编成的发簪,象征简朴。
金钗:贵重的发饰。
西园:古代园林或家族墓地。
伤怀:感伤。
君子: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鸟无树栖:比喻没有依靠。
济水:古代河流。
乖:违背,不一致。
自持:坚守自我。
吾道:我的信念。

鉴赏

此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开篇即点出“游子”对遥远家乡的无限思念,但却不必一定要登高台以望眼欲穿,因为心中的思念如影随形,随时都能触发。

"闻君燕女吟,如自蓟北来"一句,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了高潮。诗人通过耳边传来的燕女的歌声,仿佛自己也回到了遥远的蓟北故乡,这种对家的渴望和怀念,表达得十分强烈。

接下来的"长安高盖多,健马东西街。尽说蒿簪古,将钱买金钗"几句,则描绘了一番繁华都市的景象,但诗人并没有沉醉于这些浮华之物,而是通过这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我祖西园事,言之独伤怀"一句,则透露出诗人的家族背景以及个人情感的复杂性。这里所谓的“西园”,很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家族遗迹或者故地,这让人不禁对诗人的个人历史产生好奇。

紧接着的"如今数君子,如鸟无树栖。济水一入河,便与清流乖"几句,则是一种深刻的人生感慨和对未来命运的迷茫感受。诗人通过比喻,将自己比作无依的鸟儿,而“济水”之所以能成为诗中的意象,或许是因为它代表着一种不断流动、不居于一处的生活状态。

最后,"闻君欲自持,勿使吾道低"则像是对某位朋友或者亲人的劝告和期望,希望对方能够坚守自己的道德操守,不要让诗人所信仰的东西失去光彩。这不仅是对他人的期许,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自尊与坚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故乡、亲人和美好事物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收录诗词(110)

曹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邺之。晚唐诗人。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才颖最佳。曾担任吏部郎中(唐)、洋州刺史(唐)、祠部郎中(唐)等职务

  • 字:业之
  • 籍贯:桂州(今广西桂林阳朔)
  • 生卒年:约816~875

相关古诗词

望不来

见花忆郎面,常愿花色新。

为郎容貌好,难有相似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续幽愤

繁霜作阴起,朱火乘夕发。

清昼冷无光,兰膏坐销歇。

惟公执天宪,身是台中杰。

一逐楚大夫,何人为君雪。

匆匆鬼方路,不许辞双阙。

过门似他乡,举趾如遗辙。

八月黄草生,洪涛入云热。

危魂没太行,客吊空骨节。

千年瘴江水,恨声流不绝。

形式: 古风

登岳阳楼有怀寄座主相公

南登岳阳楼,北眺长安道。

不见升平里,千山树如草。

骨肉在南楚,沈忧起常早。

白社愁成空,秋芜待谁扫。

常闻诗人语,西子不宜老。

赖识丹元君,时来语蓬岛。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筑城三首(其一)

郎有蘼芜心,妾有芙蓉质。

不辞嫁与郎,筑城无休日。

形式: 古风 押[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