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我走过的每一步,都留下了莓苔覆盖的足迹。
白云悠悠,停歇在静静的水洲,春草茂盛,紧闭着闲适的门户。
雨后欣赏松树的新绿,随着山路探寻水源的源头。
溪边的野花与禅意相伴,相对无言,心领神会。

注释

莓苔:长满苔藓的小路。
履痕:脚印。
白云:白色的云朵。
静渚:安静的水中小洲。
春草:春天的青草。
闲门:无人问津的门。
过雨:经过雨水洗礼。
水源:山中的水源。
溪花:溪边的花朵。
禅意:佛教中指宁静、超脱的心境。
忘言:无需言语表达,心照不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大自然中漫步的情景。开篇“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两句表明行者独自一人,在幽静的小路上走着,每一步都踏在了长满了莓苔的道路上,显示出这一带人迹罕至。紧接着,“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描述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白云轻拂在寂静的小溪旁边,而春天的野草则把那些不为人知的隐秘之处围了起来,形成一道自然的屏障。

接下来的“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两句,则描绘了行者经过一场雨后的情景。雨后,松树的颜色更加鲜明,而行者则顺着山势,一直走到了水流的源头。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探索与热爱。

最后,“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溪边的花朵和行者的禅修之意,在这宁静的氛围中融为一体,连语言都变得多余,显露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个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合一的隐逸生活状态。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岁日见新历因寄都官裴郎中

青阳振蛰初颁历,白首衔冤欲问天。

绛老更能经几岁,贾生何事又三年。

愁占蓍草终难决,病对椒花倍自怜。

若道平分四时气,南枝为底发春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岁日作

建寅回北斗,看历占春风。

律变沧江外,年加白发中。

春衣试稚子,寿酒劝衰翁。

今日阳和发,荣枯岂不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岁夜喜魏万成郭夏雪中相寻

新年欲变柳,旧客共沾衣。

岁夜犹难尽,乡春又独归。

寒灯映虚牖,暮雪掩闲扉。

且莫乘船去,平生相访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巡去岳阳却归鄂州使院留别郑洵侍御先曾谪居此州

何事长沙谪,相逢楚水秋。

暮帆归夏口,寒雨对巴丘。

帝子椒浆奠,骚人木叶愁。

惟怜万里外,离别洞庭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