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陈宝琛所作,题为《俶玉以索荔莆田诗徵和摘山寺新熟百颗以饷并致鼓山泉一器即次其韵》。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北枝荔枝的凋零与南枝的坚韧,寓言意味浓厚,表达了对南枝荔枝的赞美。"愁诵终风且暴诗"暗示了荔枝经受风雨的考验,坚韧不屈。
乌石和赪珠(红色的珠子,可能指荔枝)象征着佛家的慈悲和遗泽,荔枝被赠予禅子,寓意佛法的滋养。"及未尝新餍岛夷"则暗指荔枝的珍贵,连远方的岛夷也为之向往。最后,诗人以"百颗胜无聊报慰"表达对友人赠送荔枝的感激,而"山泉还媵一军持"则以山泉相伴,增添了馈赠的雅致。
整首诗通过荔枝和山泉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诗意感受,体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文人士大夫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