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眺

晚来无事一身闲,瞻眺秋容倚竹关。

戴笠僧披黄叶去,担柴人踏白云还。

遥天雁鹜孤帆外,六代江山落照间。

极目郊原生百感,功名未立鬓毛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独自漫步于郊野,欣赏秋日景色的情景。首句“晚来无事一身闲”点明了时间与心境,诗人享受着悠闲自在的时光。接着“瞻眺秋容倚竹关”,诗人倚靠在竹子旁,远眺秋天的景色,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

“戴笠僧披黄叶去,担柴人踏白云还。”这两句通过僧人和担柴人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僧人头戴斗笠,披着黄叶离去,象征着超脱世俗的修行者;而担柴人踏着白云归来,则是劳动者的形象,两者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生活状态的和谐共存。

“遥天雁鹜孤帆外,六代江山落照间。”这两句将视野拉远,描绘了远处的天空中大雁与鹜鸟飞翔,一艘孤帆漂泊在辽阔的江面上,夕阳余晖洒在古老的江山之上,营造出一种苍茫而又壮丽的景象。

最后一句“极目郊原生百感,功名未立鬓毛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以及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思考。面对广阔的郊原,诗人产生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自己尚未实现功名抱负的感慨。鬓角斑白,暗示岁月流逝,功名未就,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晚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郊野所见的自然风光,通过对比与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及社会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2)

张绍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寒草

茫茫一片晚烟凉,争恐秋来草不芳。

南浦萋迷经晓露,西风萧瑟又斜阳。

诗人梦断池塘外,旅客魂销古道旁。

惆怅王孙归去后,霜华凄绝几昏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秋灯

独坐秋宵无限思,摇情应是壁灯知。

十年伴读寒霜夜,一点催眠暮雨时。

灰到心头犹自热,花留眼底易成眵。

生憎不照关山梦,愁煞深闺远别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秋夕

瑟瑟凉飙动,梧桐月带愁。

虫声四壁暮,人影一庭秋。

弦管谁家院,琵琶何处舟。

深闺当此夕,脉脉望牵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舍妹以病中四绝见示,原韵和之

心清如水月堪知,病里光阴总强持。

且祝维摩香一炷,待他否极泰来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