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葡萄歌

有客乘槎到西域,携将佳种归中国。

遥从天上落人间,无间江南与江北。

插枝容易分根难,引蔓何妨多接竹。

初看叶吐金,忽讶丛堆粟。

蛇虺纵复横,蛟龙往仍复。

薰风自南来,雨脚收三伏。水晶倒垂,骊珠夺目。

马乳千堆,鸳浆百斛。味兼醍醐,价重?醁。

久渴既枯,高卧方足。请进一柈,目馋于腹。

忆昔陈叔达,尝亲感主哭。

复有李元臣,持献表芹曝。

千载忠孝名,后世谁能续。

鄙哉孟扶风,一斗换州牧。

张让亦何人,姓氏污简牍。

横泾陈公名太守,贤孙磊落人如玉。

传家既巳饫诗书,更有馀閒工戏墨。

殷勤写赠友梅翁,属我题诗诗满幅。

咀毫不觉口流涎,忽报翁家酒新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题葡萄歌》描绘了葡萄的生长环境、种植过程以及成熟后的诱人景象,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丰收喜悦的期待。

首先,诗人以“有客乘槎到西域,携将佳种归中国”开篇,巧妙地将葡萄的来源与古代的航海探险相联系,赋予葡萄以传奇色彩。接着,“遥从天上落人间,无间江南与江北”一句,展现了葡萄种植的广泛性和适应性,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南方,都能茁壮成长。

“插枝容易分根难,引蔓何妨多接竹”则表达了葡萄种植的技术特点,插枝简单,但分根不易,引蔓时可以多接竹子作为支撑,形象生动。接下来,“初看叶吐金,忽讶丛堆粟”描绘了葡萄生长初期的金黄叶片和成熟时果实累累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蛇虺纵复横,蛟龙往仍复”这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葡萄藤的蜿蜒曲折比作蛇和龙的形态,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而“薰风自南来,雨脚收三伏”则描绘了适宜葡萄生长的气候条件,温暖湿润的南风和凉爽的雨季,为葡萄的成熟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水晶倒垂,骊珠夺目。马乳千堆,鸳浆百斛”则直接描述了葡萄的外观之美,晶莹剔透如同水晶,色泽鲜艳如同骊珠,数量众多如同马乳堆积,香气浓郁如同鸳鸯美酒。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葡萄的外在美,也暗示了其内在的美味。

“味兼醍醐,价重?醁。久渴既枯,高卧方足”进一步赞美了葡萄的口感和价值,将其与佛教中的醍醐(一种珍贵的饮料)和古代名酒?醁相提并论,强调了葡萄的珍贵和令人满足的滋味。最后,“请进一柈,目馋于腹”表达了对葡萄的渴望和喜爱,希望品尝这美味的果实。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的故事,如陈叔达、李元臣等,强调了忠诚和孝道的价值,并对那些只看重物质利益而不顾道德的人进行了讽刺。同时,通过提到横泾陈公及其贤孙,赞扬了家族传承的重要性以及诗书之学的熏陶。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葡萄的美丽与美味,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9)

屠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至永定卫

远见太行耸翠鬟,马蹄穿过万重山。

几家楼阁寒云里,十里城垣夕照间。

村市烟微商客少,柳营人静甲兵閒。

夜来惊起还家梦,犹记猿啼百丈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题涵碧亭

一池新水碧于苔,搆得幽亭傍水开。

六月不知天有暑,四时长喜地无埃。

倚栏下看星芒转,捲幔先迎山翠来。

何用别求仙药去,此中风景即蓬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寿沈石田先生八十

昔年曾擅笔中花,载酒诗成句句佳。

到处奚囊堆绮绣,有时出语带烟霞。

曹刘墙短通三昧,李杜坛高共一家。

瑟缩寒童过桥日,几多词客尽惊誇。

形式: 七言律诗

将赴应天府丞家兄维新出饯深沟寺和韵

送别招提境,纷纷车马阗。

酌先论去客,醉后爱逃禅。

池草方成句,天花乱入筵。

他年来报政,依旧雁行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