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久永嘉佳士也闻其能诗久矣而不我过仆一日以小诗挑之遂携古风见访次韵奉答

闻名渴见面,未合长相思。

纷纷数来人,谁契此心期。

识公恨不早,委刺方嫌迟。

正欲我辈人,共此一段奇。

良贾虽深藏,有宝人得知。

被褐既怀玉,脱囊可无锥。

聊将一缕麻,换此五色丝。

曲意相假借,仁衷恕嘲嗤。

子怀谅已伸,我惭亦自贻。

此道久凋丧,相从当在兹。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闻名已久渴望相见,但还未曾长久思念。
许多人纷纷而来,谁能理解我这颗心的愿望。
遗憾未能早日结识您,如今传递书信又嫌太迟。
正期待像我们这样的人,共享这段非凡的经历。
优秀的商人即使深藏不露,也有识货之人能发现他的宝贝。
虽然衣着朴素,内心却怀揣珍贵,无需炫耀也能显出价值。
暂且以一缕粗麻,换取五彩斑斓的丝线。
曲意逢迎,宽容嘲笑,你的宽宏大量已得到展现。
我感到惭愧,也从中受益,这种情谊长久衰落后重燃。
让我们在此相遇,延续这份难得的缘分。

注释

闻名:闻名已久。
渴见面:渴望相见。
长相思:长久思念。
契:契合。
恨不早:遗憾未能早些。
委刺:书信传递。
正欲:正期待。
良贾:优秀的商人。
被褐:穿着朴素。
怀玉:内心有宝。
聊将:暂且以。
假借:曲意逢迎。
仁衷:仁慈的心。
贻:受益。
凋丧:衰落。
相从:相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对好友潘德久的回应,表达了对潘德久才华的认可和期待相见的渴望。诗中通过"闻名渴见面"表达对潘德久已久仰之情,"谁契此心期"则暗示两人之间可能存在共鸣。诗人感慨相见恨晚,希望与潘德久共享"一段奇",即共同的兴趣和深厚友谊。

"良贾虽深藏,有宝人得知"运用比喻,夸赞潘德久虽然才华出众却未被广泛认识,但真正懂他的人会欣赏他的价值。"被褐怀玉"进一步强调潘德久内在的才德,即使外表朴素,也有真才实学。诗人愿意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如"一缕麻"换取潘德久的"五色丝",即通过交流增进友谊。

"曲意相假借,仁衷恕嘲嗤"表明诗人愿意包容并理解潘德久,即使对方有过失也能宽容对待。诗人自谦"我惭亦自贻",表示自己也从潘德久身上得到了启发。最后,诗人感慨当前社会缺乏这样的交流,期待与潘德久的相遇能带来这种精神上的契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互动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潘德久的敬佩和期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896)

姜特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 字:邦杰
  • 籍贯:浙江丽水

相关古诗词

赠染髭宋道人

道人染髭须,返老作年少。

虽得陆公怜,却被吕公笑。

道人尔休痴,百年终漏逗。

形式: 古风

赠曾少卿

我诵茶山诗,不识茶山面。

今朝逢嫡孙,论诗得关键。

李杜不再传,苏黄才一见。

茶山子有孙,夜光同一串。

故家妙人物,笔底波澜健。

何当直两锋,看取空中箭。

形式: 古风

骤寒拥炉

雪霰晓漫漫,天公剩作寒。

林梢栖白凤,炉焰舞红鸾。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书寿穴中石寿星背四言

彼石何人,云是寿者。作镇斯宫,孰分真假。

以幻对幻,有同儿嬉。他日启扃,问尔是谁。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