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雏

掠水身犹重,偎风力尚微。

瓦苔难定立,檐雨忽喧归。

未识重溟远,先愁一叶飞。

衔泥在他日,两两占春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轻掠水面身仍觉沉重,依偎微风力量还显微弱。
瓦上的青苔难以稳固站立,屋檐下的雨点忽然喧闹着回归。
未曾知晓深海的遥远,先为一片叶子的飘落而忧愁。
他日口含泥土筑巢时,成双成对共享春日的阳光。

注释

掠水:轻拂过水面。
身犹重:身体仍然感觉沉重。
偎风:依靠着微风。
力尚微:力量还很小。
瓦苔:生长在瓦片上的苔藓。
难定立:难以稳定地站立。
檐雨:屋檐滴落的雨水。
忽喧归:忽然嘈杂地返回大地。
未识:不曾认识,不知道。
重溟远:深海的遥远,这里比喻未知的远方。
先愁:预先感到忧愁。
一叶飞:一片叶子飘落,比喻小事或开始。
衔泥:鸟类口含泥土筑巢。
他日:将来,以后的日子。
两两:一对对。
占春晖:享受或占据春天的阳光,比喻生活在美好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燕子筑巢图景,通过对燕子的观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意境。

“掠水身犹重”一句形象地表达了燕子从水中捞取泥土后身体依然显得沉重,这不仅展示了燕子的勤劳,更表现出了它们筑巢时的坚持与努力。"偎风力尚微"则描绘出燕子在微风中飞翔的景象,反映出自然界的细腻与和谐。

"瓦苔难定立,檐雨忽喧归"这两句诗,不仅描写了燕子筑巢的不易,还通过“檐雨”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天气的多变,这里的“喧归”生动地表现出了雨后燕子的归巢情景。

"未识重溟远,先愁一叶飞"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以及面对自然界中小生命的脆弱而产生的情感共鸣。这里的“一叶”象征着微小与易逝,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

"衔泥在他日,两两占春晖"这两句则继续描绘燕子的筑巢场景,同时也传递出对春天阳光温暖的享受,以及生机勃勃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燕子生活细节的观察,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命的脆弱,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生活和自然的情感态度。

收录诗词(302)

吴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 字:子华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50

相关古诗词

三峰府内矮柏十韵

擢秀依黄阁,移根自碧岑。

周围虽合抱,直上岂盈寻。

远砌行窥顶,当庭坐庇阴。

短堪惊众木,高已让他林。

日转无长影,风回有细音。

不容萝茑附,只耐雪霜侵。

玉帐笼应匝,牙旗倚更禁。

叶低宜拂席,枝袅易抽簪。

绿涧支离久,朱门掩映深。

何须一千丈,方有岁寒心。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个人三十韵

袅袅复盈盈,何年坠玉京。

见人还道姓,羞客不称名。

故事谙金谷,新居近石城。

脸横秋水溢,眉拂远山晴。

粉薄涂云母,簪寒篸水晶。

催来两桨送,怕起五丝萦。

髻学盘桓绾,床依宛转成。

博山凝雾重,油壁隐车轻。

额点梅花样,心通棘刺情。

搔头邀顾遇,约指到平生。

鱼网徐徐襞,螺卮浅浅倾。

芙蓉褥已展,豆蔻水休更。

赵女怜胶腻,丁娘爱烛明。

炷香龙荐脑,辟魇虎输精。

管咽参差韵,弦嘈倰僜声。

花残春寂寂,月落漏丁丁。

柳絮联章敏,椒花属思清。

剪罗成彩字,销蜡脱珠缨。

邂逅当投佩,难难莫拊楹。

熨来身热定,舐得面痕平。

匣镜金螭怒,帘旌绣兽狞。

颈长堪鹤并,腰细任蜂争。

滴泪泉饶竭,论心石未贞。

必双成凤去,岂独化蝉鸣。

书远肠空断,楼高胆易惊。

数钱红带结,斗草茜裙盛。

䘧柳阑干小,侵波略彴横。

夜愁遥寄雁,晓梦半和莺。

翼秪思鹣比,根长羡藕并。

可怜衣带缓,休赋重行行。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中秋陪熙用学士禁中玩月

月圆年十二,秋半每多阴。

此夕无纤霭,同君宿禁林。

未高知海阔,当午见宫深。

衣似繁霜透,身疑积水沈。

遭逢陪侍辇,归去忆抽簪。

太液池南岸,相期到晓吟。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玉堂种竹六韵

当砌植檀栾,浓阴五月寒。

引风穿玉牖,摇露滴金盘。

有韵和宫漏,无香杂畹兰。

地疑云锁易,日近雪封难。

静称围棋会,闲宜阁笔看。

他年终结实,不羡树栖鸾。

形式: 排律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