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寺度岁

落日萧萧起暮钟,祗园呼酒亦从容。

时华已谢群情异,风景相将到处同。

百战谁能宽束带,平生自慰有孤忠。

残宵坐对寒灯尽,远思悠悠在海东。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作,名为《普宁寺度岁》。诗中描绘了诗人于寺庙中度岁的场景,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个人忠诚与国家安危的深沉思考。

首句“落日萧萧起暮钟”,以夕阳西下、钟声悠扬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接着,“祗园呼酒亦从容”一句,描绘了诗人于寺庙中饮酒的情景,虽处庄严之地,却能保持一份闲适与从容,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淡定与超脱。

“时华已谢群情异,风景相将到处同。”这两句诗对比了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复杂世态的感慨。尽管人们的情感和境遇各不相同,但自然的景色却在不同的地方展现出相似的美丽,寓意着自然界的永恒与不变。

“百战谁能宽束带,平生自慰有孤忠。”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忠诚的自豪与欣慰。在经历了无数战斗与挑战后,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与忠诚,实属不易,诗人对此感到无比骄傲。

最后,“残宵坐对寒灯尽,远思悠悠在海东。”诗人独坐至深夜,面对寒灯,思绪万千,远眺东方,似乎在思考着更广阔的世界与未来的方向。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深邃,也暗示着他对于国家与民族未来的深深关切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国家安危以及宇宙人生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责任感。

收录诗词(246)

戚继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 字:元敬
  • 号:南塘
  • 籍贯:山东登州

相关古诗词

天台道中柬林尹

乱后遗黎始卜家,春深相与事桑麻。

绿云万顷无闲地,浪说河阳一县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同行即事

客程车马集多贤,随处寻幽意欲仙。

分石坐谈萝月里,却忘身世是惊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晓征

霜溪曲曲转旌旗,几许沙鸥睡未知。

笳鼓声高寒吹起,深山惊杀老阇黎。

形式: 七言绝句

和张都护

萧条宦况有谁怜,横槊歌君感旧篇。

促膝曾听窗外雨,论心空忆镜中年。

身谋落落嗟秋水,剑气棱棱倚碧天。

拜命自惭青鬓在,同期勋业勒燕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