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寒古寺清,断续春朝雨。
遥怜远客情,寂寞谁晤语。
平生气轩昂,失意今易与。
有酒即佳晨,无兵皆乐土。
微吟对节物,林静幽花吐。
悠悠念乡邑,耿耿悲豺虎。
知有济时才,从横在谈麈。
功名恐未迟,老翮期更举。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邃、宁静的山寺景象,以及诗人对远方游子的思念和内心的寂寞。春雨断续,增添了季节的苍凉感。诗人以豪放不羁的气概表达了自己的性格,但失意时却显得容易相处。无论有酒没酒,都享受着清晨的宁静;没有战争的侵扰,人们都乐于居住在这片土地上。
"微吟对节物,林静幽花吐"两句中,“微吟”表达了诗人低声吟咏的情景,而“对节物”则可能指的是春天的某种节令之物,如梅花等。在这宁静的林间,幽深处的花朵正在悄然绽放。
"悠悠念乡邑,耿耿悲豺虎"两句中,“悠悠”形容对故乡的无尽思念,而“耿耿”则表达了对豺虎(古代指野兽,也可能比喻战争或灾难)的忧虑和悲哀。
最后,诗人提到了“济时才”——即能够随机应变、适应当世的才能,并通过“从横在谈麈”表达了自己对才华的自信。"功名恐未迟,老翮期更举"则是希望自己的成就和名声不要太晚到来,虽然年岁已高,但仍有再次展现抱负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山寺春雨、远客思念、个人性格、对战争的忧虑以及对才华与功名的自信,勾勒出了一位宋代文人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流露。
不详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意根如乱苗,已薙仍复生。
读君对月吟,知君怀未平。
怀悽有丰恨,吟苦无和声。
雄豪睨一世,失路鸿毛轻。
所以达观士,荣枯两忘情。
苍苍古松林,下有寒泉清。
醉倒石上眠,山禽唤人耕。
寒山远欲无,春在冥濛处。
何如扫浮阴,尽放岧峣露。
快雨不相期,平湖忽萧飒。
坐久日明檐,繁声静中灭。
秋空晚自明,孤烟澹难起。
适意一枝筇,时来对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