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隐居

湖水入篱山绕舍,隐居应与世相违。

闲门自掩苍苔色,来客时惊白鸟飞。

卖药比尝嫌有价,灌园终亦爱无机。

如何天竺林间路,犹到秋深梦翠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远离尘嚣的隐居生活图景。首句“湖水入篱山绕舍”展现了湖水潺潺流过简陋篱笆,山峦环绕在居所四周的自然环境,暗示了诗人选择的僻静之地。次句“隐居应与世相违”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坚守,以及与世俗生活的疏离。

第三句“闲门自掩苍苔色”,通过“闲门”和“苍苔”描绘出门户常闭,主人悠然自得的隐者形象,而“自掩”二字更显其清寂。第四句“来客时惊白鸟飞”则以白鸟受惊飞起,反衬出隐居生活的宁静,来访者之稀少。

第五、六句“卖药比尝嫌有价,灌园终亦爱无机”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物质欲望的淡泊,宁愿采药自给,也不愿为金钱所累,享受田园生活的简单乐趣。“无机”一词,既指无心机,也指无机巧,表达了诗人对淳朴自然的向往。

最后两句“如何天竺林间路,犹到秋深梦翠微”以“天竺林间路”暗指佛家禅意,表达诗人即使身在尘世之外,心中仍怀有对幽深禅境的向往,秋深时节仍会在梦中追寻那青翠的山林之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湖上隐居的生活状态,流露出对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深深向往。

收录诗词(321)

林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生卒年:967一1028

相关古诗词

湖山小隐(其二)

园井夹萧森,红芳堕翠阴。

昼岩松鼠静,春堑竹鸡深。

岁课非无秫,家藏独有琴。

颜原遗事在,千古壮闲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湖山小隐(其三)

衡门邻晚岛,环堵背寒岗。

片月通萝径,幽云在石床。

客游抛鄠杜,渔事拟沧浪。

管乐非吾尚,昂头肯自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湖山小隐(其一)

猿鸟分清绝,林萝拥翠微。

步穿僧径出,肩搭道衣归。

水墅香菰熟,烟崖早笋肥。

功名无一点,何要更忘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湖山小隐(其二)

闲搭纶巾拥缥囊,此心随分识兴亡。

黑头为相虽无谓,白眼看人亦未妨。

云喷石花生剑壁,雨敲松子落琴床。

清猿幽鸟遥相叫,数笔湖山又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