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七十述怀》由清代诗人王希玉所作,通过深沉的思考与感慨,展现了对人生、家庭以及国家命运的深刻洞察。
首句“教养匪容易”,开篇即点明了教育与修养的不易,强调了个人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艰辛。接着,“况余只翼人”一句,以“只翼人”自喻,形象地表达了个人在面对生活与社会时的孤独与无力感,暗示了个体在复杂世界中的渺小与脆弱。
“五更千里梦,百岁卅年身”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短暂的梦境与漫长的人生进行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认识。同时,也隐含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无奈与反思。
“耕战能开国,移家劣避秦”两句,借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国家兴衰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的思考。通过“耕战”与“移家”的对比,既赞扬了先民们为国家开疆拓土的英勇精神,也揭示了在面对外敌入侵时,人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背井离乡的悲惨境遇。
最后,“叮咛家祭日,有以慰双亲”一句,将情感聚焦于家庭与亲情上,表达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与怀念,以及在特定节日或纪念日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思念,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孝道与家族传承的文化传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历史事件和家庭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社会责任以及亲情价值的深刻思考,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