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邻书屋为会稽处士赋

墦间事埋筑,贾肆竞刀锥。

择居苟失所,媚学将从谁。

所以孟贤母,三徙泮宫涯。

千载有杨翁,衡门久栖迟。

诵法子车氏,有家学东陲。

杏坛藉馀荫,芹沼分清漪。

缅怀邹鲁风,礼庭时一窥。

归来课诸子,肃容坐皋比。

日夕弦诵声,互答相吾伊。

居然二雏者,成名皆在兹。

科第固云好,德性能自持。

坐令环堵宫,永作藏修基。

斯人去已远,家训凛不衰。

芳邻接孟氏,此语非夸毗。

我歌泮邻词,秋风有馀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泮邻书屋为会稽处士赋》描绘了一幅儒家学者的家庭教育场景。诗中首先提到坟墓间的日常事务和市井中的商业竞争,以此引出选择居住环境的重要性,暗示了学习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诗人以孟母三迁的故事为例,强调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孩子成才的关键作用。

接着,诗人提及杨翁寓居简陋却坚持诵读经典,传承家族学问于偏远之地。杏坛象征孔子讲学之处,芹沼则寓意清雅的读书环境。诗人怀念古代邹鲁之地的儒家风尚,时常在礼堂中汲取教诲,回家后严谨地教导孩子,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最后,诗人预言孩子们将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为有品德的人,即使功名显赫,也不忘道德修养。书屋虽简陋,却成为他们修身养性的重要基地。诗人感慨斯人虽已逝去,但家风犹存,与孟氏为邻的美德并未夸大。

整首诗通过描绘教育环境和家庭教化的细节,表达了对儒家教育理念的推崇和对良好家风的赞美,体现了明代士人的文化追求和价值观。

收录诗词(2541)

程敏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鲍栗之通判所藏四景牛(其一)

远桃舒浅红,独柳荫馀绿。

乌犍何从来,骈首度川曲。

春波浩沄沄,好雨夜初足。

怜此耕力疲,田翁能羁束。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题鲍栗之通判所藏四景牛(其二)

山檞叶如斗,负此大石傍。

牸兮喘何急,徙倚南风凉。

子牛卧弗起,似恋青草长。

安得伴樵牧,留连至斜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题鲍栗之通判所藏四景牛(其三)

农事早登场,散牧清溪浒。

迎风或长鸣,已忘力田苦。

出门认红树,对岸饶青莽。

日晚欲收栏,横吹隔深坞。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题鲍栗之通判所藏四景牛(其四)

晏岁风霜多,朔气动墟落。

畏寒老觳觫,引犊屡前却。

霭霭向阳坡,梅花点放萼。

养力待春来,郊原事东作。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