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君游洛

得丧纷纷转群欲,谁及爱嵩三十六。

有客忽自东南来,已为湖山饱双目。

逸兴不住皇州春,天津桥南酒初熟。

长念花王司马坂,洛阳今寓谁家馆。

已闻香信满东风,嫔御相从水光畔。

芳容须向盛时吟,昔也醉翁长恨晚。

谷雨且老黄鹂声,急上征鞍望瀍涧。

送行诗句无纤尘,自有交游在霄汉。

藜苋肠中何所须,但愧银钩落香翰。

看花知遗生,看山知养神。

妖奇怪丽九十种,未失东风助培壅。

三十六峰元气清,独插太虚无古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胡君游历洛阳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友情的赞美。诗中以“得丧纷纷转群欲,谁及爱嵩三十六”开篇,表达了对嵩山美景的深深喜爱与向往。接着,“有客忽自东南来,已为湖山饱双目”,描述了友人突然来访,饱览湖山之美的情景。

“逸兴不住皇州春,天津桥南酒初熟”则展现了友人在京城春天的畅饮欢聚,气氛热烈而欢快。随后,“长念花王司马坂,洛阳今寓谁家馆”表达了对洛阳往日繁华景象的怀念,以及对友人如今居所的关切。

“已闻香信满东风,嫔御相从水光畔”描绘了春天到来,花香四溢,嫔妃们在水边游玩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芳容须向盛时吟,昔也醉翁长恨晚”则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希望能在花开最盛之时吟唱赞美。

“谷雨且老黄鹂声,急上征鞍望瀍涧”则通过谷雨时节黄鹂的鸣叫,催促友人抓紧时间欣赏美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送行诗句无纤尘,自有交游在霄汉”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对深厚友谊的珍视。

最后,“藜苋肠中何所须,但愧银钩落香翰”以简朴的食物比喻,表达了对物质需求的淡泊,以及对文采飞扬的敬仰。“看花知遗生,看山知养神”则强调了自然之美对心灵的滋养作用。“妖奇怪丽九十种,未失东风助培壅”赞美了洛阳丰富的自然景观,以及春风的助力。“三十六峰元气清,独插太虚无古今”则以嵩山的壮丽景色收尾,表达了对自然永恒魅力的赞叹。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湖上閒赋

钱塘吴之雄,西湖乃其贰。

晴虚混高下,寒光堕苍翠。

俯仰睨澄澈,融结会幽邃。

日月司晦明,烟云管开闭。

楼阁生有无,尘凡换奇异。

素蔼俄包藏,物象已非二。

中有虚一子,四顾银色世。

云罅漏馀晷,稍盛却阴翳。

遽回天汉明,收摄何所置。

近影认遥碧,故态献新媚。

振羽鹭初起,一苇出天际。

大巧现奇画,人欢发幽思。

杖履秋林深,弦管春波细。

名字人不知,閒藏洞霄吏。

形式: 古风

寄题存心堂因简正仲运使

有乐不在物,况当仕而优。

外骛乃自苦,作德能日休。

身计苟未适,安能为道谋。

基址更所寓,得地东南陬。

经营喜宋子,阐绎嘉毛侯。

纷嚣落寂境,蒸郁回素秋。

事少德机静,风微花信幽。

林悄鸟相应,日閒丝自游。

中发灵台光,下照彪池流。

神怡况味远,意虚才智周。

真见造不灭,妄想降无求。

所示良可助,所超安可酬。

会合果有道,宁复嗟阻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惇礼兵部久不作诗偶成数韵奉戏

南宫先生好谈古,齿牙所挂多老杜。

剑气中盘几时吐,欲看光芒出庭户。

平生气直易言语,不解聱牙斲诗句。

先生莫学东野苦,我愿为云相逐去。

形式: 古风

汴河解冻郭公域将行以诗奉寄

霜华一望银河道,闻说行舻犹未果。

清旸想快东去情,未斩凝冰已先破。

东邻空忆樽前佐,为谁更把金卮倒。

汾阳远裔今有人,不见纤尘落幽抱。

画梁燕子趁时归,故园莫放春光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