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暖经冰泮,潜回律管春。
初惊柳色重,渐见草芽新。
樽酒留欢少,云溪入梦频。
惟应五侯地,行乐及芳辰。
这首诗是宋代寇准所作的《早春》,描绘了春天刚刚来临的情景。首句“日暖经冰泮”形象地写出冬日严寒消融,阳光温暖使得冰雪开始融化,暗示着春天的到来。次句“潜回律管春”则以律管(古代测量季节的器具)中的律象变化,暗指春意在悄然中回归。
接下来,“初惊柳色重”描绘出早春柳树嫩叶初生,颜色尚浅,但已让人感到生机盎然。“渐见草芽新”进一步描绘了草地上的草木开始抽芽,一片清新景象。诗人通过这些细腻的观察,传达出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
“樽酒留欢少,云溪入梦频”表达了诗人因春光美好而少有闲暇饮酒作乐,常常在梦中流连于云溪之畔,反映出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最后两句“惟应五侯地,行乐及芳辰”则点明诗人身处权贵之地,感叹只有这样的地方才能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春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不详
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秦川不得却归耕,奉诏年来在楚城。
孤寺残钟催夕照,汀洲疏苇送秋声。
西风独起湖山思,久客应知寂寞情。
野鹤渐无惊弋意,对人孤立水烟平。
迟迟迷远信,闲立大江隅。
游子在何处,秋风吹五湖。
潮回沙鸟聚,岸阔钓船孤。
归去还堪叹,田园半已芜。
孤棹沿流岸,凝怀似旧游。
朝云生岳顶,斜月动江流。
贱节难干世,离心易感秋。
因思六朝事,千古有遗愁。
虚斋独语复书空,闲对林塘思少同。
霜叶声乾飘夕照,露荷香冷泣秋风。
时平偶作青衫吏,心老浑如白发翁。
昨夜渭川归好梦,一船烟雨打孤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