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记见简辅汉卿二首(其二)

枕上吟哦安意好,新诗自觉鬼神扶。

遥传旧岁无多子,皆试新衣是早图。

天下自须胡伯始,江东只在管夷吾。

乡山此际当治麦,误矣为文效两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在床上低声吟咏真是惬意,新创作的诗歌仿佛得到鬼神的助力。
远方传来消息,去年收成不多,人们早早地就换上了新衣裳。
治理天下需要像胡伯那样的领袖,江东的未来寄托在像管夷吾一样的人才。
此时家乡正是收割小麦的时节,但我却错误地以文人墨客的身份模仿京都风范。

注释

枕上:在床上。
吟哦:低声吟咏。
安意好:惬意。
遥传:远方传来。
旧岁:去年。
多子:收成多。
新衣:新衣裳。
自须:需要。
胡伯:虚构的领袖人物。
江东:长江下游地区,古代中国的一个区域。
管夷吾: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
乡山:家乡。
治麦:收割小麦。
误矣:错误。
为文:以文人身份。
两都:指长安和洛阳,古代中国的两个重要都城。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敖陶孙在枕上吟咏诗歌时的惬意心情,他感到自己的创作得到了灵感的加持,仿佛连鬼神也为之助力。他回忆起去年丰收不多,人们早早地准备了新衣,暗示着对今年的期待。诗人认为国家需要像胡伯和管夷吾那样的贤才来引领,而江东地区也应该有这样的杰出人物。

诗人接着转向现实,提到此时家乡正是农忙时节,应当忙于收割麦子,但他却在这里为文作诗,似乎有些偏离了实际。最后一句“误矣为文效两都”表达了他对过于专注于文学创作,忽视了农事的反思,认为这样的行为不如效仿古代的京城文化,但也应兼顾现实生活。整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诗人对于治国理政与日常生活平衡的思考。

收录诗词(160)

敖陶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至日记见简辅汉卿二首(其一)

满窗晴旭散轻埃,报答生成只酒杯。

篇什正须今日用,岁时偏傍俗人来。

轻舠上藕泥初拭,小巷争鱼臭不开。

试作横竿权土炭,聊从夜半候阳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开元寺省公韵

振锡浮杯定偶然,茧窠谁见老蚕眠。

祇知大胆嘲无本,渠识前身是普贤。

师欲赢粮趋建德,我惭观画访开先。

莫将幻境誇阳燄,吐尽多生渴死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留题寓舍

无可奈何生午凉,暮年王粲更情伤。

一川水净鸥能白,九月秋归蝶自黄。

洛下篇章还独咏,辽东城郭正相忘。

纷纷后土涂泥甚,小试庄周曳尾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夜坐

来雁无消息,寒蝉久寂寥。

鬓毛随日化,吾意得诗消。

楼影三更淡,天星几夜摇。

眼中无长物,拄颊又明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