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题喜沐恩波到白头”为题,是明代诗人张天赋所作。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在晚年得到皇恩浩荡的喜悦之情,以及对生活现状的满足与感慨。
首句“鸠宅吾巢已可怜”,以鸠鸟自比,表达了自己栖身之所虽简陋却也感到满足的心情。“可怜”二字,既是对自身处境的谦逊描述,也暗含了一种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次句“一朝仰面见青天”,转折突显出主人公命运的转变。从低矮的“鸠巢”突然升至“青天”,形象地展现了他从困顿到豁然开朗的心境变化,仿佛一朝之间,命运之门被打开,光明与希望照进了他的生活。
第三句“六龙驾上春如海”,运用了神话中的六龙驾云的形象,象征着皇恩的宏大与无边。春天的景象在这里被比喻成海洋,既表现了春天生机勃勃、广阔无垠的自然之美,也寓意着皇恩如同春日般温暖、滋润万物,给主人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幸福与满足。
最后一句“喜沐恩波到百年”,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对这份恩泽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他不仅在晚年享受到了皇恩的沐浴,更期待这份恩泽能伴随他度过余生,直至百岁。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晚年获得皇恩后的喜悦与感恩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