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华阳台

石径盘盘拥乱霞,云间鸡犬是谁家?

空山月出人境失,高树露凉秋气加。

蜀道青天休种杞,武陵流水漫寻花。

太行东北三千里,尽借晴岚染鬓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中夜景图。首句“石径盘盘拥乱霞”,以曲折蜿蜒的山路与缭绕的云霞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幽深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接着,“云间鸡犬是谁家?”一句,通过想象中的山村生活场景,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遐想。

“空山月出人境失”描绘了月光洒满空旷山林的景象,月光之下,一切人间的喧嚣仿佛都消失无踪,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高树露凉秋气加”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凉意,高大的树木在露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清冷,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萧瑟之感。

“蜀道青天休种杞,武陵流水漫寻花”两句,借用典故,表达了对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蜀道难行,但诗人却希望在心灵的旅途中,能够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桃花源,寻觅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最后,“太行东北三千里,尽借晴岚染鬓华”以太行山为背景,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岁月流逝、人生老去的感慨。晴朗的山岚仿佛给岁月染上了色彩,寓意着即使时光流转,心中的美好与追求依然如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夜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饮闻鸡台

出门人事厌纷纷,春色三分已二分。

十步离山九回顾,一杯到手百无闻。

苍茫天地有如此,磊落古今何独君。

欲向荒台问遗迹,水明沙浦只行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玉乳峰

乱山如拥欲争先,惟许孤峰入马鞭。

旧见剑光曾犯斗,谁教箭筈亦通天。

只应绝顶千年石,中有齐州九点烟。

安得凌风乘此去,东游沧海看桑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唐张忠孝山亭故基

断碑藩镇记当时,杯酒谈兵少牧之。

山色何曾间今昔,人才初不限华夷。

水波风起心犹壮,木杪秋生鬓已知。

莫更候云台上望,武阳禾黍亦离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会饮北山

相逢相饮莫相违,往事纷纷何足悲。

别后几经沧海浅,归来岂止昔人非。

此山变灭终如我,后会登临知与谁?

今古区区等如此,不须辛苦叹斜晖。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