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晦日游越王台二首(其二)

越王台上落花春,一掬山光两袖尘。

随分杯盘随处醉,自怜不及踏青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在越王台的春天,花瓣飘落如雪,
我捧起山色,却只带回满袖的风尘。

注释

越王台:古代的名胜之地,可能指某座带有历史故事的高台。
落花春:春天花瓣飘落的景象。
一掬:一手捧起。
山光:山色,美丽的自然景色。
两袖尘:形容衣袖上沾满了尘土,暗示旅途劳顿。
随分:随便,随意。
杯盘:酒杯和菜肴,泛指宴饮。
随处:任意一处。
醉:喝醉。
自怜:自我怜悯,感到孤独或不如他人。
踏青人:春天外出游玩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创作,名为《三月晦日游越王台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的末尾,一种淡淡的悲凉与自怜的情绪。

“越王台上落花春”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情景和氛围。越王台是一个历史名胜,诗人站在这座台上,看着春天落下的花瓣,不禁感慨万分。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命轮回的一种描绘,也是对个人功业无常的隐喻。

“一掬山光两袖尘”则更深了一层,诗人通过动作表达了自己的心境。掬,即手掌捧起之意;山光指的是自然界的明媚阳光;而两袖尘,则是比喻诗人的内心世界已经被世俗尘埃所充满。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出他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随分杯盘随处醉”表达了一种放纵自我的情感,诗人似乎在用酒来忘却一切烦恼。这里的“随分杯盘”,意味着不拘小节,不计较得失,而“随处醉”则是对心灵暂时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最后,“自怜不及踏青人”一句,诗人在自我哀愁之余,又不禁感慨于那些能够尽情享受春天美好的人。这里的“自怜”,是对自己不能像别人那样轻松地享受春光的一种怜悯,而“踏青人”则是那些无忧无虑、在春日里自由漫步的人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感受,展现了一个个性鲜明的宋代文人,在面对自然美景时所产生的情感波动。他的内心世界既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也有着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与自怜。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流畅的笔触,成功地传达了作者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三月晦日游越王台二首(其一)

榕树梢头访古台,下看碧海一琼杯。

越王歌舞春风处,今日春风独自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三江小渡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三老董公

一色三军雪染衣,拔山气力陡然衰。

三王事业无多子,却是良平不得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三衢登舟午睡

午思昏昏不肯醒,倦投竹枕睡难成。

晓然有梦疑非梦,听得人声及水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