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城閒望二首(其一)

幽寻古城上,秋景日悽悽。

落照映原没,阴虫当路啼。

隋宫变芜蔓,楚分失端倪。

自是伤亡国,非关醉眼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在废弃古城之上的情景,秋日的凄凉氛围与夕阳的余晖交织,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悲凉的意境。"幽寻古城上,秋景日悽悽",开篇即点明地点与季节,古城的荒凉与秋天的萧瑟相互映衬,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接着,"落照映原没,阴虫当路啼",夕阳的光辉洒在广阔的原野上,却逐渐隐没,而阴暗处的昆虫在道路上哀鸣,这一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寂静与生命的脆弱,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

"隋宫变芜蔓,楚分失端倪",诗人将目光投向历史,隋宫的废墟已长满荒草,楚地的边界也变得模糊不清,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表达了对过往兴衰的感慨。

最后,"自是伤亡国,非关醉眼迷",诗人直抒胸臆,认为国家的兴亡自有其因,并非因为个人的醉酒迷失,体现了对历史责任和现实清醒的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城秋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时间和空间、自然与人文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情感深沉,寓意深远。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芜城閒望二首(其二)

春草忽更绿,荒城阴雾滋。

风存鲍昭赋,秋益宋生悲。

慨想秦兵出,传闻羽檄驰。

江湖岁将晚,空羡逐鸱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夏晚

闰馀时侯早,夏晚似新秋。

月出空堂静,蝉鸣深树幽。

健逢鹰学习,喜见火倾流。

早晚凉飙起,重修白罽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听钟

陋巷客回辙,夕阳钟送秋。

寒声满空谷,暝色下高楼。

陡逐悲风起,微兼远角收。

旅怀伤急景,听此愧淹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野望

江水不可越,扁舟浮夕阳。

高秋露寥落,远树出毫芒。

涧水清兼浊,山苗绿映黄。

渔翁岂招隐,何待唱沧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