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赠太傅康国韩公挽词(其一)

朝路相从三纪馀,更陪国论对钧枢。

康时远术推贤业,造膝嘉猷协帝俞。

盘结方资庖刃解,旱乾犹望傅霖苏。

寝门遽有人琴叹,老伴调零道转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彦博为韩公所作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韩公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联“朝路相从三纪馀,更陪国论对钧枢”描绘了与韩公共事多年的深厚情谊,以及在国家大事中共同参与决策的情景。“朝路”指朝廷之路,“三纪馀”表示时间长久,“国论”即国家大事,“钧枢”是朝廷中枢之意,这里形象地展现了两人在政治舞台上的密切合作。

颔联“康时远术推贤业,造膝嘉猷协帝俞”赞扬韩公在推动国家治理、贡献智慧方面所展现出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其中,“康时”意为使时代安定繁荣,“远术”指长远之策,“贤业”则强调韩公的德才兼备,“造膝”形容君臣密谈,“嘉猷”指好的策略建议,“协帝俞”则是说韩公的建议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和采纳。

颈联“盘结方资庖刃解,旱乾犹望傅霖苏”进一步描述了韩公在面对国家困境时所发挥的关键作用。这里的“盘结”比喻复杂难解的问题,“庖刃解”指解决问题,“旱乾”象征干旱的自然现象,“傅霖苏”则是期盼及时雨的到来,以缓解旱情。这两句诗通过自然界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韩公在解决国家难题时的智慧与决心。

尾联“寝门遽有人琴叹,老伴凋零道转孤”表达了对韩公逝世的哀痛之情。其中,“寝门”指韩公的家门,“人琴”典故出自《世说新语》,用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老伴凋零”意味着韩公的伴侣已逝去,留下他一人孤独,“道转孤”则暗示韩公在世时的影响力和地位,他的离去使得周围的人感到孤立无援。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深情地回顾了韩公与文彦博之间的深厚友谊,高度赞扬了韩公在国家治理、政治决策方面的杰出贡献,以及他在面对国家困境时所展现的智慧与勇气。同时,也表达了对韩公逝世的深切哀悼和对其留下的空缺的感慨。

收录诗词(454)

文彦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司马赠太傅康国韩公挽词(其二)

洛城曾与公相别,已为人生老别难。

今作绋讴成永诀,满襟悲泪转汍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司马赠太傅康国韩公挽词(其三)

西豪居在许东偏,丹旐遥遥过许田。

欲问相君真宅处,高平吉地是新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中书侍郎傅公挽词(其一)

友会朋情二纪馀,金兰投分更无殊。

凤池晚接经邦论,龙陛晨陪步武趋。

起副民瞻方倚赖,用为霖雨待昭苏。

如何奄忽公先逝,自叹灵光老益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中书侍郎傅公挽词(其二)

贤业虽长命不融,从来此恨古今同。

为霖作砺君家事,未尽舒张数已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