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郑郎中见寄

客子由来怀故乡,苏门冷落白云旁。

梦随夜月钟前断,诗入秋风草共荒。

操板镰靴游宦厌,开樽挥麈旧欢长。

泜川逸老应相念,为倚阑干向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游子自古以来就怀念故乡,苏门孤独地坐落在白云边。
梦境随着夜晚的月色和钟声中断,诗歌在秋风中与荒草一同飘荡。
疲于宦海生涯,手持农具和靴子的我已厌倦,打开酒樽回忆起往日欢乐时光。
泜川的隐逸老者想必会想念我,他定会倚着栏杆对着夕阳遥望。

注释

客子:游子。
由来:自古以来。
怀:怀念。
故乡:家乡。
苏门:苏门山或者某人的居所。
冷落:孤独。
白云旁:白云边。
梦:梦境。
夜月:夜晚的月色。
钟前:钟声中。
断:中断。
诗:诗歌。
秋风:秋风中。
草共荒:与荒草一起。
操板镰靴:手持农具和靴子。
游宦:宦海生涯。
厌:厌倦。
开樽:打开酒樽。
挥麈:挥动麈尾(古人清谈时用以驱赶蚊蝇的手势)。
旧欢:往日欢乐。
泜川逸老:泜川的隐逸老者。
应相念:想必会想念。
倚阑干:倚着栏杆。
向夕阳:对着夕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的《和答郑郎中见寄》,表达了客居他乡的游子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首句“客子由来怀故乡”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接着通过描绘苏门(可能指苏州一带)的冷落和白云相伴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氛围。

“梦随夜月钟前断,诗入秋风草共荒”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乡之情,梦境在夜月钟声中中断,诗篇与秋风荒草同具凄凉之感。诗人厌倦了宦游生涯,渴望回归旧日的欢乐时光,这从“操板镰靴游宦厌,开樽挥麈旧欢长”可以看出。

最后,诗人想象泜川(地名)的老友也在思念自己,他们或许会像倚着栏杆遥望夕阳那样,共同寄托对远方的牵挂。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浓厚的乡愁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875)

贺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

  • 字:方回
  • 号:庆湖遗老
  • 籍贯:卫州(今河南卫辉)
  • 生卒年:1052~1125

相关古诗词

和潘豳老汉上属目

白云蒙山头,清川山下流。

芳洲采香女,薄暮漾归舟。

并蒂双荷叶,逢迎一障羞。

持情不得语,大妇在高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宝应野泊

伏枕漳滨后,维舟楚泽边。

筋骸非壮日,节物迫穷年。

夜雨侵床漏,晨炊凑鼻烟。

劳生我其分,十口亦飘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放舟下江留寄王元胥

桧楫淹留已涉旬,小窗犹得酒相亲。

寒潮不应溪流涩,病客未行舟子嗔。

挥手便分今夜月,断肠先见隔江春。

凤皇台上长回首,何处高城与故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易官后呈交旧

当年笔漫投,说剑气横秋。

自负虎头相,谁封龙额侯。

聊辞哙等伍,滥作诗家流。

少待高常侍,功名晚岁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