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筑新斋成二首(其二)

不离城郭亦孤村,白板青袍道自尊。

半扫泥床延水月,别从竹简得朝昏。

初心未遂天何问,孤骨惟怜我共存。

策杖相过刚咫尺,对君岂直为盘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居住在城市边缘的简陋村落中,生活朴素而自得其乐。诗人以“不离城郭亦孤村”开篇,巧妙地将繁华与宁静并置,展现了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接着,“白板青袍道自尊”一句,通过服饰的简朴与内心的高洁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半扫泥床延水月,别从竹简得朝昏”描绘了僧人生活的日常场景,泥床、水月、竹简,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清幽、淡泊的氛围,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同时,通过“得朝昏”这一细节,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规律性。

“初心未遂天何问,孤骨惟怜我共存”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思考,以及对孤独生活的深刻理解。这里,“孤骨”不仅指自己的身体,更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坚韧。诗人似乎在问天,表达了一种对命运的无奈与接受,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坚持的肯定。

最后,“策杖相过刚咫尺,对君岂直为盘飧”则点明了与友人的交往。虽然相聚的时间短暂,但这种交流超越了物质层面的满足,更在于心灵的契合与精神的交流。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在简朴生活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简朴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静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陈子

长斋无复酒为名,累月相依老弟兄。

每以笑谈当佛事,又从水月见交情。

朋当死地如山重,儒到寒边似叶轻。

南塔主人能爱客,暂将白日付棋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五月十八日接本师和尚示札

五月天山鸿雁回,披衣三拜寸椷开。

一条楖栗欣犹健,万里乡关嗟已灰。

座下半成忠义鬼,峰头空剩雨花台。

人间自是浮云过,檐雀风铃亦助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忆丽中法兄

阔别何年思杳茫,一声孤雁泪淋?。

想当乱极悲亲在,共爱恩深见国亡。

书信竟无通远塞,烽烟曾否到禅房。

旧时相识多新鬼,只恐身存已断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即事

吴楚东南舞白题,庾关安得一丸泥。

三岔河畔羝难乳,五石城中马又嘶。

血浸花田新鬼闹,书传沙碛老猿啼。

何时重踏曹溪路,祇恐禅宫草亦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