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周敦颐濂溪书堂

吾闻上下泉,终与江海会。

高哉庐阜间,出处濂溪派。

清深远城市,洁净去尘埃。

毫发难遁形,鬼神缩妖怪。

对临开轩窗,胜绝甚图绘。

固无风波虞,但觉耳目快。

琴樽日左右,一堂不为泰。

经史日枕藉,一室不为隘。

有莼足以羹,有鱼足以鲙。

饮啜其乐真,静正于俗迈。

主人心渊然,澄彻一内外。

本源孕清德,游咏吐嘉话。

何当结良朋,讲习取诸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赵抃所作,名为《题周敦颐濂溪书堂》。诗中描绘了周敦颐在庐山间的濂溪书堂的生活情景,展现了其超凡脱俗、心性平和的生活态度。

诗的开头“吾闻上下泉,终与江海会”以泉水终归大海的自然现象,隐喻周敦颐虽处深山,却心怀天下,最终将与历史长河中的伟大人物并肩。接着“高哉庐阜间,出处濂溪派”赞美了周敦颐居于庐山,无论是出仕还是退隐,都遵循着濂溪的教诲。

“清深远城市,洁净去尘埃”描述了濂溪书堂远离尘嚣,环境清幽,象征着周敦颐追求的精神境界。接下来“毫发难遁形,鬼神缩妖怪”则表达了周敦颐人格的高尚,连鬼神都为之敬畏。

“对临开轩窗,胜绝甚图绘”描绘了书堂内景致的优美,仿佛一幅精美的画卷。而“固无风波虞,但觉耳目快”则表明周敦颐内心平静,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

“琴樽日左右,一堂不为泰”写出了周敦颐每日与琴樽相伴,生活充实而自在。接着“经史日枕藉,一室不为隘”则体现了他勤奋好学,即使在狭小的室内也能感到宽广。

“有莼足以羹,有鱼足以鲙”描述了周敦颐生活简朴,却能自得其乐。最后“饮啜其乐真,静正于俗迈”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真挚热爱,以及内心的宁静超越世俗。

“主人心渊然,澄彻一内外”赞颂了周敦颐心如止水,内外如一的高尚品质。“本源孕清德,游咏吐嘉话”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道德修养和文学才华。“何当结良朋,讲习取诸兑”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周敦颐这样的智者结交,共同探讨学问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周敦颐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人格魅力的深深敬仰。

收录诗词(735)

赵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酬蔡州王陶正言

自顾愚无堪,老大何所用。

得郡江湖来,一意云泉纵。

惊此西南身,连夕东北梦。

乃知故人念,许与明月共。

荆书一纸贤,季诺千金重。

寄我琼瑶篇,使得长讽诵。

寒松有唳鹤,高梧有鸣凤。

何日谢知音,为鼓商弦弄。

形式: 古风

次韵江钺都官凉轩

执己刚玉性,谁得同趣向。

涕唾无所藉,归居宅深旷。

左右山林间,巑岏立屏障。

坐期清风来,未许酷日晃。

高棚立西轩,密叶覆其上。

益为晚宇荫,讵隔霞空望。

圣书乐名教,俗事绝尘鞅。

恬然宠辱惊,足矣庭闱养。

下榻迟佳朋,盈樽倒新酿。

药剂矜有灵,神明助无恙。

贤豪重出处,词句大奔放。

谓愚可与道,缄遗俾酬倡。

忽如穷窘人,护发金玉藏。

收储箧笥光,孰顾贪惏谤。

形式: 古风

题三辅院

武阳夏侯氏,参立鼎峙足。

秉钧相三朝,仗钺帅全蜀。

茅土当时荣,照焕人耳目。

事业申意气,遗像俨壁屋。

形式: 古风

游南山宿盘龙寺

盘龙得山名,寺占山之下。

老师草庵居,后嗣广精舍。

禅流日益盛,寂照腾诗价。

我来诲其徒,竞以相誇诧。

少林的的意,一语独无暇。

默然坐明窗,孤蟾彻清夜。

迟晓登终南,行行与谁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