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鬘.花语楼拣亡妇遗稿,中有小字书春夜月如烟。春人花共怜二句。妇虽通诗,然素未解词,殆学填菩萨鬘调者。因补成之

雕琼才笔工词赋。伤春描出伤心句。春夜月如烟。

春人花共怜。怜春春已半。花落残春换。

题上种兰图。花魂知也无。

形式:

鉴赏

此诗《菩萨鬘》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潘飞声所作,是对亡妻遗稿中诗句的补充与延伸。诗中以“雕琼才笔工词赋”开篇,赞美亡妻的才华,接着描绘了春夜月色如烟,春花与春人相互怜惜的情景,表达了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

“春夜月如烟”,描绘了一个月色朦胧、烟雾缭绕的春夜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春人花共怜”,则将春夜的月色与花儿、人的感情联系起来,通过“怜”字,表达出对春夜美景的怜爱,同时也暗含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下半阙“怜春春已半。花落残春换”,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春光已过半,花儿凋零,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题上种兰图。花魂知也无”,最后两句以种兰图作为结尾,既是对亡妻品格的赞美,也是对亡灵是否能感知到这份情感的疑问,充满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与哀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深情厚意,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收录诗词(209)

潘飞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醉太平.重题风露种兰图

月儿半描。篮儿半挑。满庭风露萧萧。酿花魂未消。

香醪未浇。春出未抛。楚天秋思谁邀。美人心易骚。

形式:

台城路.余家栖栅门,临龙溪巷,折西行有稻田数顷。荷塘松径,绿香晚凉,曩与佩琼居士踏月赋诗,凭阑瀹茗处也。航海归来,重寻陈迹,旧愁如梦,触绪纷来。鹤唳虫鸣,祗益苍凉惆怅耳

凉蟾似慰孤眠客,夜阑劝人微步。

沼渌涵烟,桥阴卧水,恰称悲秋情绪。幽蛩暗诉。

话往日清游,细听诗语。

花底双声,啼鹃一曲变凄楚。

频年乡国入梦,见风鬟雾鬓,犹是仙侣。

波涨银河,霜寒珠月,怅望缫车何处。三生也苦。

祝携手琼台,种兰风露。为问黄姑,别愁增几许。

形式:

沁园春.雨夜续述

寒雨宵深,独坐绳床,悽然自思。

忆荆钗典尽,非关沽酒,银镫话冷,为助翻诗。

病少姑怜,贫还儿累,弱骨愁肠强自支。

黔娄妇,叹华年更短,未展双眉。白头紫诰相违。

又岂料、瑶簪堕一枝。

想夜台风冻,罗衾渐惯,香魂步怯,纸帐来迟。

世外孤零,人间憔悴,两地情怀两地知。

无眠夜,对茶瓯镜匣,依旧年时。

形式:

减兰.为温毅夫侍御题姜纹画兰

美人香草。认取湘娥新粉稿。悽绝天涯。

不画樱桃画此花。修箫月底。昨忆令君芳竟体。

禁得沈吟。一点红心是素心。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