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康熙三十二年春蒙圣恩赐袍至台恭纪二十韵有序》由清代诗人高拱乾所作,其内容表达了对皇帝恩赐袍衣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身职责的深刻认识。
首句“车服本酬庸”,点明了车马服饰是君主对臣子劳绩的奖赏,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君臣关系。接着“王臣励匪躬”则强调了作为臣子应尽忠职守,不顾个人安危。
“不才何比数,盛世幸遭逢”两句,诗人谦虚地表示自己并不出众,却有幸在盛世中得到君主的赏识和重用。接下来的“道际垂裳日,朝多补衮功”描绘了君主垂衣而治,朝臣各司其职,共同为国家贡献力量的景象。
“褰帷荣郭贺,布被卧孙弘”引用历史典故,赞扬了像郭贺、孙弘这样的贤臣能够受到君主的礼遇和信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也能得到类似的待遇和尊重的愿望。
“吏重二千石,诗陈十五风”表明了诗人对官吏职责的重视,同时也通过“十五风”这一典故,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追求和对诗歌艺术的尊重。
“珙球来海外,金缯赐宫中”描述了君主对远方贡品的接纳和对臣子的赏赐,体现了君主的慷慨和对臣子的恩宠。
“忆昔瀛台宴,为郎画省东”回忆了过去在瀛台宴会上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那段时光的美好记忆。
“追随承钜典,拜舞后群公”描绘了诗人跟随君主参与重大典礼,与群臣一同行礼的情景,体现了他对君主的忠诚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捧出卿云丽,裁成御气浓”形容了诗人以诚挚之心向君主献上美好的礼物,君主则以浓厚的皇家气息回应,象征着君臣之间的和谐与默契。
“一麾居郡国,十载课桑农”表达了诗人担任地方官职,致力于农业发展,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辱与循良列,知蒙特达隆”谦逊地表示自己虽然能力有限,但有幸与贤良之士并列,得到了君主的特别恩宠。
“鹭门秋色好,鹢首绿波融”描绘了鹭门的秋景之美,以及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扬激名难副,绥柔俗未同”表达了诗人认识到自己的名声难以完全匹配自己的努力,同时意识到社会风俗的复杂性。
“格苗当舜代,兴学慕文翁”引用古代帝王和教育家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自己的时代也能像舜帝和文翁一样,推行教化,促进社会进步。
“背曝暄思献,天高恩更崇”表达了诗人面对阳光时的思考,以及对君主恩赐的深切感激之情。
“鲛机输灿烂,凤尾并茏葱”描绘了君主赏赐的珍宝之华美,以及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感动。
“长短身虽称,伛偻趋益恭”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形矮小,也因君主的恩赐而更加恭敬。
“颁从骠骑将,制自内司空”说明了君主对诗人赏赐的具体内容,体现了君主的权威和赏赐的规格。
“寸草三春照,孤蓬万里踪”以自然界的景象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君主恩赐的感激之情如同春日阳光温暖人心,即使身处遥远的地方,也永远不会忘记君主的恩泽。
“敢言章有德,祇识报无穷”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不敢夸耀自己的功德,但深知自己应当以无尽的忠诚和努力来回报君主的恩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君主恩赐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职责的深刻认识和对国家发展的热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