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

青山半天高,白云如海涛。

溪流转谷口,茅庐阚林坳。

山人何处去,月明猿夜号。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山居图景。首句“青山半天高”,以“半天高”三字,巧妙地将读者的目光引向那高耸入云的青山,营造出一种深远辽阔的视觉效果。接着,“白云如海涛”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飘渺的白云比作汹涌的海浪,生动地展现了云雾缭绕、变幻莫测的景象,使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溪流转谷口,茅庐阚林坳”两句,笔触细腻,描绘了小溪蜿蜒曲折,最终汇入山谷,而茅屋则隐匿于密林之中,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画面。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暗示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山人何处去,月明猿夜号”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了对山中隐士行踪的猜测,同时也借“月明猿夜号”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诗意的山居世界,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活的宁静之美。

收录诗词(456)

释宗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题云门松风阁

何处听松风,金鸡山下阁。

夜凉月照窗,冷然满幽壑。

如卧江上楼,梦觉海涛作。

疑行洞庭野,两耳钧天乐。

溪翁闻性空,妙触了无著。

野马从鼓漂,太虚自寥廓。

缅怀师友情,抚卷翻不乐。

人亡阁亦非,题诗付冥漠。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松下居偶作

我此松下居,即事良可悦。

闭户留白云,开轩放明月。

松响风急来,泉流雨初歇。

时有西斋人,相亲默无说。

形式: 古风

送僧游庐山

庐山天下奇,良游遂平素。

江帆渺何之,连峰散晴雾。

云端五老人,粲然风骨露。

青衣或来迎,木客时相遇。

夜坐松底石,天灯知几处。

忽闻岩际钟,忘却东林路。

形式: 古风

送瑄上人

扬舲下大江,江寒欲飞雪。

高帆天际遥,独雁云边没。

烟波渺何之,倏忽成楚越。

遂令白首人,年华感消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