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申职方谪莱州推官

嫖姚三疏奏明光,九月王师扫大荒。

不求十万羽林骑,从军但请尚书郎。

看君未是侯门客,草檄论兵一当百。

片言不合径拂衣,坐使元戎气萧索。

汉主临轩送逐臣,褰帷海上及行春。

正逢匹妇衔冤雨,一洒浮尘不污人。

游燕曾携短匕首,袖里虹蜺今在否。

出关若见弃繻生,为余持赠单于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送申职方谪莱州推官》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远行的感慨。诗中描绘了申职方被贬谪至莱州任推官这一事件,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与不舍。

首句“嫖姚三疏奏明光”,以“嫖姚”借指申职方,暗示其多次上书朝廷,表达了他对国家事务的关注与忠诚。接着,“九月王师扫大荒”一句,既描绘了军队征战的壮阔场面,也暗含了申职方被贬的背景,显示出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凉感。

“不求十万羽林骑,从军但请尚书郎”两句,表达了申职方虽身陷困境,但仍保持高洁的品格,不求权势,只愿为国效力。这种精神境界令人敬佩。

“看君未是侯门客,草檄论兵一当百”则进一步赞扬了申职方的军事才能和文采,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从容应对,展现出非凡的才智。

“片言不合径拂衣,坐使元戎气萧索”描绘了申职方因意见不合而愤然离去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他性格中的刚直不阿,以及对上级的尊重与理解。

“汉主临轩送逐臣,褰帷海上及行春”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现了皇帝对申职方的关怀与不舍,同时预示着申职方将前往遥远的莱州,如同古代帝王派遣使者般庄重。

“正逢匹妇衔冤雨,一洒浮尘不污人”一句,运用自然景象象征申职方的高尚品质,即使面对不公,也能如雨水洗净尘埃一般,保持清白。

“游燕曾携短匕首,袖里虹蜺今在否”通过回忆过去,表达了对申职方勇敢与智慧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他是否能像过去一样,面对困难时依然保持锐利与果敢。

最后,“出关若见弃繻生,为余持赠单于走”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申职方在出关时,能够找到像“弃繻生”那样的朋友,给予他帮助和支持,寓意着友情的力量与温暖。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人性美好的向往。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送赵员外行边

狐白之裘紫骝马,鸣鞭东走渔阳野。

自言天子授长缨,明光殿前三使者。

飞檄远度桃花山,昨日辽西校战还。

吹律春风回黍谷,扬旌暮雪洒榆关。

关门一望烟尘色,抵掌志驰伊吾北。

岂独秦人重绕朝,誓令羌虏避充国。

此行不按督亢图,欲画地形取匈奴。

指挥千障铁如意,出入双鞬金仆姑。

骠骑将军绿沈甲,鹴鸠大夫黄石法。

碛里兵屯种玉田,云边燧起弹琴峡。

元戎幕府赠吴钩,太守离歌岐麦秋。

看君归奏称上意,何足道哉万户侯。

形式: 古风

赋得狼居胥山送李侍御

材官十万绝大幕,踰河一战胡儿却。

夜纵翼兵袭章渠,系以往封狼居胥。

姑衍山头列旗鼓,中坛拥纛陈首虏。

帐前面缚三当户,骠骑将军醉歌舞。

北风千里云摧颓,瀚海波涛蹴日回。

汉家天子雄才哉,捷书亲发柏梁台。

君持绣斧五原郡,牧马单于不敢问。

黄沙白草寒冥冥,今年为王犁二庭。

形式: 古风

送徐汝思郎中入蜀

岷江东流何渺茫,仙舟西去指华阳。

峡深当画暗雷雨,白帝青天豁大荒。

一望峨眉山上月,风吹寒影堕潇湘。

益州部里占星使,草色春时接夜郎。

客将河汉支机石,归自乘槎历七襄。

苌弘碧血埋难化,杜宇啼魂怨未忘。

胡不为我排阊阖,愿君致之北斗傍。

即今叱驭九折坂,金精元气参翱翔。

雪峰突兀三飞梁,中挂鸟道通蛮方。

司马长卿子虚赋,其文可以陵太苍。

临邛小监杨得意,亟荐词臣谒建章。

后来此事益寂寞,烟尘万里遥相望。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叶舍人

舍人家世称儒素,供奉班联起居注。

仙郎尽识凤凰毛,父老相传骢马步。

当日兰台抗疏还,读书高卧柳亭山。

至今犹忆张文纪,年少官微犯帝颜。

闻君夜入蓬莱直,归梦时时动秋色。

翰染金茎彩露寒,庐开玉树青天逼。

回首南云春事繁,浮丘峰下小桃源。

他时摇艇新安水,坐把江花醉故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