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士生诵二典,恍若生唐虞。
升降奉玉帛,可否闻吁俞。
阙里得其传,功与造化俱。
孰知千载后,乃尊重译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杂感六首(其二)》,主要表达了对古代圣贤典籍的尊崇以及对知识传承的感慨。诗中提到读书人研习"二典"(可能指的是儒家经典《尚书》和《周易》),仿佛置身于理想中的远古盛世——唐虞时代,那是一个礼乐秩序井然、君臣关系明确的时代。他们通过学习,参与祭祀仪式,聆听上下的指示,感受着文化的厚重。
诗人接着赞扬孔子在阙里(鲁国孔子故里)传授学问,其贡献如同天地自然的力量一样深远。然而,诗人感叹千年之后,人们对这些经典的理解和传播似乎不如对翻译书籍的重视。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流失,外来文化影响增强的忧虑,也寓含了对学术研究方向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历史为背景,借古喻今,表达了对传统教育价值的肯定和对现实状况的深沉思考。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拥裘南窗下,坚坐试定力。
炉香亦不散,伴我到曛黑。
绝交近为我,游世易颠踣。
默默何所为,且复自休息。
艰危宁度瘦驴岭,奔走莫随肥马尘。
困阨终身元自好,可怜痴子恨无津。
上峡闻竹枝,入秦闻乌乌。
奏曲未及终,涕泪凄已濡。
还山风月夕,菱唱起镜湖。
虽无远游感,白首亦穷途。
吕钓渭水滨,说筑傅岩野。
虽曰古盛时,得士盖亦寡。
天将启治乱,人才有用舍。
向非万牛力,孰与成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