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六首(其四)

上峡闻竹枝,入秦闻乌乌。

奏曲未及终,涕泪凄已濡。

还山风月夕,菱唱起镜湖。

虽无远游感,白首亦穷途。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翻译

在上峡听到竹枝的乐声,进入秦国听见乌乌的叫声。
音乐还未演奏完毕,悲伤的泪水已经湿润了脸颊。
回到山中,在清风明月下,镜湖上传来菱歌的旋律。
虽然没有远行的感慨,但年华老去,人生也如同走到了尽头。

注释

上峡:地名,可能指长江上游的某个峡谷。
竹枝:古代的一种民间歌曲。
乌乌:鸟鸣声,这里可能象征哀愁或不祥的声音。
奏曲:演奏音乐。
涕泪:眼泪。
凄已濡:形容悲伤得泪水涟涟。
还山:返回山中。
风月夕:清风明月之夜。
菱唱:采菱女的歌声。
镜湖:泛指清澈如镜的湖泊。
远游感:对远方的思念或感慨。
白首:头发花白,指年老。
穷途:人生的终点,困厄或无路可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杂感六首(其四)》。诗中,诗人通过描绘在上峡听到的竹枝乐和入秦时听见的乌乌声,表达了旅途中的情感变化。音乐旋律未完,诗人已泪流满面,显示出深深的哀愁。回到家乡后,在风月之夜,镜湖上传来菱歌,然而即使身处故乡,诗人也感到人生的无常,感叹自己年华老去,前途迷茫,如同“白首亦穷途”。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其一)

吕钓渭水滨,说筑傅岩野。

虽曰古盛时,得士盖亦寡。

天将启治乱,人才有用舍。

向非万牛力,孰与成大厦。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其五)

磨镜要使明,拭几要使净。

奈何视吾心,不若几与镜。

垢污倘未除,秋毫即为病。

吾曹亦圣徒,可不学颜孟。

形式: 古风 押[敬]韵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其七)

镜湖一何清,稽山一何高。

浙江百里远,夜枕闻惊涛。

子胥死吴下,千载无人豪。

遗魂招不来,我欲续楚骚。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其十)

入东多名山,天台连四明。

路穷寺门出,林阙溪桥横。

岂无一月闲,结束与子行。

会拣最幽处,煨芋听雪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