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祀五帝歌十二首(其九)白帝云门舞

肃灵兑景,承配秋坛。云高火落,露白蝉寒。

帝律登年,金精行令。瑞兽霜耀,祥禽雪映。

司藏肃杀,万宝咸宜。厥田上上,收功在斯。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是《周祀五帝歌十二首》中的第九首,名为《白帝云门舞》,作者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庾信。全诗描绘了一场祭祀白帝的盛大仪式,充满了神圣庄严的气氛。

“肃灵兑景”一句,以“肃灵”二字开篇,既塑造出一种敬畏而又神秘的氛围,也为整个诗歌设定了庄重的基调。"兑景"则是说祭祀之事与自然景观相融合,显示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承配秋坛”一句,“承配”意味着继承古代的礼制,而“秋坛”则指秋季举行的祭祀活动,透露出季节感和时间感。

下面的“云高火落,露白蝉寒”四个字生动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云高火落"可能暗示着太阳逐渐西沉,日光变得柔和,"露白蝉寒"则形容了清晨露水的晶莹剔透以及蝉虫初冬时的凄凉,这些都是对自然界细腻入微的观察。

“帝律登年,金精行令”一句,“帝律”可能指天帝所制定的法则或秩序,而“登年”则表示祭祀活动是按年进行的;“金精”则象征着纯净和高贵,"行令"暗示了祭祀中严格执行的礼仪。

接下来的“瑞兽霜耀,祥禽雪映”一句,“瑞兽”、“祥禽”都是吉祥之物的象征,它们在霜雪之中表现出光彩夺目的景象,显示了祭祀成功、得到了神灵保佑的喜悦心情。

“司藏肃杀,万宝咸宜”一句,“司藏”、“肃杀”都与祭祀中的职司和严肃的态度有关,而“万宝咸宜”则表达了一切珍宝皆适宜于此时此刻,用以祭祀。

最后,“厥田上上,收功在斯”一句,以“厥田”指代祭地或祭坛,“上上”形容其高大或尊贵之态,而“收功在斯”则意味着通过这次祭祀活动,所求皆得,功德圆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祭祀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古人对于神灵的崇敬心情,以及他们对于宇宙秩序与人类生活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收录诗词(323)

庾信(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 籍贯:北周时期
  • 生卒年:513—581

相关古诗词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其五)赤帝云门舞

招摇指午。对南宫。日月相会。实沈中。离光布政。

动温风。纯阳之月。乐炎精。赤雀丹书。飞送迎。

朱弦绛鼓。罄虔诚。万物含养。各长生。

形式: 乐府曲辞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其三)青帝云门舞

甲在日,鸟中星。礼东后,奠苍灵。树春旗,命青史。

候雁还,东风起。歌木德,舞震宫。泗滨石,龙门桐。

孟之月,阳之天。亿斯庆,兆斯年。

形式: 古风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其一)皇夏

嘉玉惟芳,嘉币惟量。成形惟礼,禀色随方。

神班其次,岁礼惟常。威仪抑抑,率由旧章。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其二)皇夏

惟令之月,惟嘉之辰。司坛宿设,掌史诚陈。

敢用明礼,言功上神。钩陈旦辟,阊阖朝分。

旒垂象冕,乐奏山云。将回霆策,暂转天文。

五运周环,四时代序。鳞次玉帛,循回樽俎。

神其降之,介福斯许。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