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入大鄣

山顶飞泉绿树齐,弯弯相见倦攀跻。

龙眠溪洞涎流石,鹿过林皋麝脱脐。

日落空岩山鬼啸,风生古木野猿啼。

两经寇结山中避,历遍人间万险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自然景观与隐居生活的意境。首联“山顶飞泉绿树齐,弯弯相见倦攀跻”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山巅之景,泉水从高处奔腾而下,绿树环绕,形成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诗人通过“倦攀跻”表达了对攀登山路的疲惫感,同时也暗示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颔联“龙眠溪洞涎流石,鹿过林皋麝脱脐”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动物生态。龙眠于溪洞之中,其涎水滴落在石头上,鹿在林间自由穿梭,麝香飘散,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山林的生机与和谐。通过“涎流石”和“麝脱脐”,诗人巧妙地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象以生命感。

颈联“日落空岩山鬼啸,风生古木野猿啼”则转向了夜晚的山林,日落之后,空旷的岩石间传来山鬼的低吼,古木之间,野猿的啼声回荡。这一联通过声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尾联“两经寇结山中避,历遍人间万险蹊”点明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经历。他两次在山中避难,经历了人间的种种艰难险阻。这一联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坚韧与智慧,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深深依恋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自然景观和人物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艰辛的深刻体悟,具有浓郁的山水田园诗风格和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16)

舒頔(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dí)(一三○四~一三七七),绩溪。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 字:道原
  • 籍贯:(今属安徽省)

相关古诗词

对雨

茅屋经年长薜萝,故人久雨不来过。

山川惨惨光华少,天地昏昏杀气多。

阶草宿萤藏细叶,庭梧巢凤覆长柯。

细看柱础饶蒸润,奈此云雷未已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吴琴忠烈庙

古祠摧败独孤村,老衲龙钟倚庙门。

半亩寒冰栖腊意,一川晴日借春温。

松林惨澹猿猱啸,山径崎岖狼虎奔。

说与行人慎回顾,归时切莫近黄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度萌坑岭

雨过郊原绿倍添,竹舆行处倦厌厌。

翠垂松叶沾衣袖,红绽花枝映帽檐。

石涧水香麋麝过,林梢露重蝶须黏。

嫩晴天气催农务,麦饭新尝似蜜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过大石门

一溪流水漾晴沙,行出孤村月未斜。

在世由来都是客,此身何必更寻家。

向人报喜枝头鹊,与众争嫌屋角鸦。

眼底休论凶吉事,且看田叟种桑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