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江乡时节逢寒食,花落未将春减色,

岭南能有几多花,寒食临之扫春迹。

花多花少非我事,春去春来亦堪惜。

柴门风雨小庭寒,无奈池塘烟草碧。

欲将诗句慰穷愁,眼中万象皆相识。

欣然应接已无暇,都为老来无笔力。

形式: 古风

注释

江乡:多江河的地方。
多指江南水乡。
减色:减少光彩或色彩。
岭南:指五岭以南的地区,即广东、广西一带。
小庭:指小庭院。
穷愁:穷困愁苦。

鉴赏

这首宋诗《寒食》是郑刚中的作品,描绘了江南寒食时节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通过“花落未将春减色”表达即使花儿凋零,春天的色彩并未因此减弱,展现出春天顽强的生命力。接着,诗人感叹岭南的花儿稀少,寒食的到来似乎在清扫春天的痕迹,流露出淡淡的惋惜。

“花多花少非我事,春去春来亦堪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认为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而珍惜春光才是人之常情。然而,“柴门风雨小庭寒,无奈池塘烟草碧”又描绘出一种清冷孤寂的画面,暗示着诗人年事已高,面对风雨交加的环境和满眼的春色,却力不从心,无法再如年轻时般尽情欣赏。

最后两句“欲将诗句慰穷愁,眼中万象皆相识”,诗人试图以诗抒发内心的穷愁,但因年迈体衰,已经没有足够的才情去细致描绘眼前的世界。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景于情,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寒食杂兴二篇(其一)

安居岂是安居地,木偶漂来且庶几。

日向柳边回晚照,雨随云去敛馀扉。

相逢又说分新火,孤坐谁怜尚袷衣。

试破泥头开煮酒,菖蒲香细蜡花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寓灵峰寺感怀

遥风入林筱,淅沥生夜愁。

明月过窗牖,照此虚室幽。

念从出怀绷,志在承箕裘。

唯知业书卷,何尝识戈矛。

去年妖寇兴,尽破东南州。

烟来走官吏,火过成墟丘。

豺虎恣搏噬,鼯鼪啸朋俦。

砧俎血忠义,罝网罗善柔。

皇皇势窘急,有罅即愿投。

挈妻负幼子,敢谓生可偷。

潜遁得幽僻,如鱼初脱钩。

妥尾定惊胆,馀魂渐能收。

今者王师来,元凶已拘囚。

巢窟有馀类,尚此稽讨搜。

参商隔弟妹,阻塞无书邮。

家在北山口,烟林裹沧洲。

更此乱离后,当无一椽留。

何但一堂庐,最苦悲松楸。

使我思归梦,枕边清泪流。

嗟嗟庙堂客,为国须早谋。

积薪从下燃,谁云无后忧。

愿令弄兵者,依旧操锄耰。

勿俾太平世,虮虱生鞮鍪。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暑雨

结庐在深寂,芳檐荫松萝。

天晴风日温,时有燕雀过。

今兹夏暑雨,衡门可张罗。

永叹复自慰,幽兴吾亦多。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游西山

我来西江边,兀坐阅寒暑。

水外有嘉处,欲往兴辄阻。

昨朝主人闲,联辔临洲渚。

开船入江云,绝渡不须橹。

杖策径登岸,骑从单可数。

松杉生好风,导我绿阴舞。

迎门野僧疏,对佛香炉古。

峻上百级栈,竹屋乱撑拄。

旁道得小径,窈窕通深坞。

石藓布青钱,岩泉迸飞乳。

幽兰隐高人,孤芳秀寒女。

树静忽啼猿,林密疑藏虎。

春半果如秋,空翠元无雨。

苍崖隔桃花,不可至其所。

但听叶间禽,似与秦人语。

不会武陵溪,端的在何许。

徘徊耸心骨,感叹就尊俎。

曲糵驱我醉,岂复更尔汝。

一笑谐真欢,万事落尘土。

谓已脱囚拘,夭矫升洞府。

顾兹欢与适,天暂慰孤旅。

此身当有累,未是得轻举。

骊驹已载歌,兰棹倚前浦。

中流望林泉,隔岸闻箫鼓。

上马向柴扃,山际玉钩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