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南归雁荡报郎君,老子精神健十分。
不为瀛洲复相见,阿戎翻隔万山云。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文天祥的作品,名为《河间·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表达了自己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
“南归雁荡报郎君”,这里的“南归”暗示着春天的到来,雁鸟在这时会北归,而诗中的雁则是在报告某位朋友的消息,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雁比作传递信息的使者。"老子精神健十分"表达了诗人自己健康且充满活力的状态。
“不为瀛洲复相见”,这里的“瀛洲”通常指的是一个地方或是某种情感的寄托,诗人表示不会再回到那个地方与朋友相见。"阿戎翻隔万山云"中的“阿戎”是一种古代的称呼,表示亲昵,而“翻隔万山云”则形象地描绘了两个人之间被无数高山和云雾所阻隔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朋友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诗人借此抒发自己的胸臆,表达了坚守本心、不随波逐流的决心。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柴门寒自闭,不识赏花心。
春笋翠如玉,为人拈绣针。
追随三十载,艰难愧深情。
何处埋尔骨,呼号傍孤城。
东鲁遗黎老子孙,南方心事北方身。
几多江左腰金客,便把君王作路人。
肯从悟室课儿书,啮雪风流却减渠。
我爱信陵冠带意,任教句法问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