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七律(其十四)

穷腊无花可入诗,何人剪玉著南枝。

香浮风细月明夜,春在天寒日暮时。

玉面亭亭成独立,冰心皎皎竟谁知。

眼明数点窗前白,梦见鲁山元紫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寒冬腊月没有花可供入诗,谁会把美玉般的东西修剪后插在南枝。
香气在微风中飘荡,明亮的月夜下,春天却在寒冷的白天和傍晚时分悄然而至。
玉质亭亭的花朵独自绽放,纯洁的心灵又有谁知道呢。
眼中清晰可见窗前几点白色,梦中仿佛看见了鲁山的紫色芝草。

注释

腊:农历十二月,冬季最冷的时候。
玉: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纯洁的心灵。
南枝:南方的树枝,象征温暖和生机。
冰心:形容心灵纯洁如冰。
鲁山:地名,可能指诗人故乡或想象中的仙境。
紫芝:传说中的仙草,象征高洁和长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道洽的《梅花七律》之一。诗中描绘了一幅梅花傲寒独自盛开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梅花高洁坚贞品格的赞美。

"穷腊无花可入诗,何人剪玉著南枝。" 这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在贫瘠的季节中,只有梅花能够入诗,这是因为它独自盛开,不畏严寒,显示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

"香浮风细月明夜,春在天寒日暮时。" 这两句描写的是梅花的香气在微风中飘散,在清澈的月光下更显得格外鲜明,而这正是在严寒的季节里,别有一番生机。

"玉面亭亭成独立,冰心皎皎竟谁知。" 这两句则是对梅花形容的描写,它们如玉般纯洁,独立自在,却又带着一丝清冷,似乎只有最为细腻的人才能真正领略到这种美。

"眼明数点窗前白,梦见鲁山元紫芝。" 这两句中,“眼明”指的是诗人敏锐的观察力,而“数点窗前白”则是梅花在窗前的影子,如同点点白色的墨迹;“梦见鲁山元紫芝”则是在赞美梅花之余,诗人的心中浮现出传说中的仙境与神草,表达了对梅花超凡品格的无限向往。

整首诗通过精妙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韵味以及它在作者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收录诗词(100)

张道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从真德秀学。历广州司理参军,景定间为池州佥判,改襄阳府推官。五年卒,年六十四。生平作咏梅诗三百余首

  • 号:实斋
  •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02~1268

相关古诗词

梅花七律(其十二)

莹彻无瑕照眼寒,无边春意满溪南。

绝疑飞雪吹花六,独自临风绕树三。

夜月襟怀谁与共,岁寒情味久相谙。

软红尘土应无此,竹外清湍竹里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梅花七律(其二十二)

天姿雅澹似高人,万树千红总后尘。

花蚤花迟两年景,枝南枝北一家春。

轻轻欲折还休去,得得相看不厌频。

坐到参横浑未晓,夜窗无月更传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梅花七律(其十八)

落尽精英宇宙荒,天将清白付幽芳。

万花场里春无色,独树桥边月有香。

怪怪奇奇依水石,潇潇洒洒带冰霜。

琼肤耐得寒如许,薄薄轻绡剪作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梅花七律(其十)

高标胜韵点人寒,残雪疏篱是水南。

天上玉妃居第一,人閒石友结成三。

广平心事今犹在,和靖家风晚最谙。

莫讶清晨将鹤出,孤筇行过竹西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