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西

牵舟复摇橹,日出还亭午。

风递五林秋,云挟塘西雨。

盈盈采莲桨,坎坎迎神鼓。

对此欲忘归,停桡更容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生活画卷。首句“牵舟复摇橹,日出还亭午”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渔民在晨光中劳作的场景,舟行水上,日升而起,日中则歇,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和对时间的敏感把握。

接着,“风递五林秋,云挟塘西雨”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渲染了季节的气息。微风吹过,五林之中秋意渐浓;乌云翻滚,塘西之地即将迎来一场雨。这样的描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力量与和谐。

“盈盈采莲桨,坎坎迎神鼓”则将镜头转向了水乡的另一番景象——采莲与祭祀活动。女子们轻盈地划着船桨,在荷叶间穿梭,采摘莲蓬;同时,远处传来阵阵鼓声,那是人们在迎接神灵,祈求丰收与平安。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生活的热烈,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文化的底蕴。

最后,“对此欲忘归,停桡更容与”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陶醉,以及对这种简单而纯粹生活的向往。他想要在这美好的景致中停留,享受这份宁静与和谐,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水乡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79)

陈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 字:敬初
  • 籍贯:台州临海(今属浙江)
  • 生卒年:1314-1370

相关古诗词

凤口

溪坞晚含风,山营夜依谷。

栖鸟息复惊,归云断还续。

画舸止宵征,连舻衔尾宿。

戍鼓杂鸣笳,秋声一何肃。

形式: 古风

东塘

轻舟下溪口,却转东塘路。

鸡犬近相闻,渔樵远城戍。

虽经丧乱后,渐有承平趣。

处处白蘋花,家家红槿树。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吴江

城邑带秋水,盈盈笠泽湄。

西风一夜起,鸿雁尽南飞。

晋日东曹掾,唐朝左拾遗。

长揖谢轩冕,悠悠千载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楚州旧将歌

楚州旧将守楚城,身与群凶殊死争。

父母遭烹妻子戮,终天之恨何时平。

近从王师却征楚,归寻父母身死所。

忍疼刺血渍白骨,髑髅无言泪如雨。

烹父之卒今尚存,恐惧复雠前自陈。

将军谢卒汝勿畏,我志为国非为亲。

群凶所重在其首,汝辈区区复何有。

若令歼戮止渠魁,亲骨有知当速朽。

将军将军孝且忠,天地有尽悲无穷。

吾闻古有王陵母,仗剑杀身成汉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