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寻常驱马即天涯,腊雪春风感岁华。
不及帘前双燕子,年年来绕故园花。
这首诗《家居感兴》由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通过对比马儿的远行与燕子的归巢,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首句“寻常驱马即天涯”,诗人以马儿的远行比喻自己的漂泊生活,看似寻常的驾车出行,却能让人感受到远离家乡的辽阔世界,暗含了诗人对远方世界的向往与探索精神。
次句“腊雪春风感岁华”,描绘了一幅冬去春来的景象,腊月的雪花与春天的和风交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岁月变迁的感慨。
后两句“不及帘前双燕子,年年来绕故园花”,将视角转向了家中,以燕子每年如约而至、围绕着故居的花朵飞翔,来反衬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燕子的忠诚与执着,与诗人的漂泊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与故乡的不同感受,以及对家的深深依恋。
不详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飘摇尘海壮心惊,楚水燕山又锦城。
举酒且浇齐赘婿,写经难让鲁诸生。
浑河九曲终千里,大鸟三年始一鸣。
惭愧祁公能爱我,夜窗来听读书声。
春风吹梦蜀山深,又改清弦谱爨琴。
对影此时怜绿鬓,登台何处筑黄金。
飘流婚娶如重耳,慷慨交游想季心。
二十五年身世感,匆匆抡指去来今。
才乘烟月上瞿唐,风雨旋惊阁道长。
旧素新缣成小劫,南船北马似他乡。
一年归兴伤流寓,再鼓文心怯战场。
利市要防诗作祟,莫收云栈入奚囊。
万里故乡月,纷纷照客衣。
天长蟾影遍,人倦露华微。
旅馆秋归早,家山梦到稀。
别来无一字,流恨满清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