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后五日上冢杂咏五首(其三)

白草连山一道斜,野芳消歇易成嗟。

独怜樵采经年病,尚有春来鼠子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深沉的画面,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脆弱与自然无常的感慨。

首句“白草连山一道斜”,以“白草”点明季节,暗示春天已过,草色转为枯黄,与“连山一道斜”形成画面的动态感,仿佛是时间的流逝在大地上留下了痕迹。这句诗营造出一种辽阔而苍茫的背景,为后续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调。

次句“野芳消歇易成嗟”,直接点出了春天的逝去,野花凋零,引发诗人的叹息。这里的“野芳”不仅指自然界中的花朵,也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诗人通过“消歇”二字,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

第三句“独怜樵采经年病”,将视角转向了人类活动,通过“独怜”二字,强调了诗人对某位长期劳作于山林间的樵夫的同情与关注。这里“经年病”不仅指身体上的疾病,也暗含了生活艰辛与命运多舛的意味。这一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体现了诗人对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最后一句“尚有春来鼠子花”,以“鼠子花”这一特定的植物形象,再次呼应了春天的主题,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顽强与不息。尽管春天已经过去,但自然界中依然有生命力的存在,这既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是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这一句在情感上形成了转折,从对逝去的美好事物的哀叹,转向对生命力量的肯定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与对生命力量的赞颂。

收录诗词(1566)

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明后五日上冢杂咏五首(其四)

问道山梅发几枝,无人灌溉渐离披。

他年若使增封树,好记先人手植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清明后五日上冢杂咏五首(其五)

山外东风送落晖,山中花鸟暂相违。

游蜂似惜人归去,傍著车尘款款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柳絮二首(其一)

未似长条易折攀,旧痕摇荡满江关。

寄愁北渚根难繫,已落南家梦不还。

野气渐昏盘马路,游尘齐上望夫山。

黄莺何事催春去,远送斜阳度水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柳絮二首(其二)

亭亭脉脉太凄迷,碎擘春烟照曲溪。

别意惊看来去迹,绮情难忏短长堤。

风回歌扇初疑雪,雨湿芳心易化泥。

懊恼吟成关塞远,况堪飘泊画楼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