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

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

秋觉追随尽,来因孝友偏。

清谈见滋味,尔辈可忘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藜杖沾着寒露,破旧的门在晨烟中开启。
力气微弱,经过树下也停下休息,年迈疲倦,读书时也会不知不觉地打盹。
秋天的觉醒,让我感到与世无争,因为孝顺和友情使我特别珍视。
在清谈中品味生活的真谛,你们年轻人或许会忘记岁月的流逝。

注释

藜杖:粗糙的拐杖。
侵:沾染。
寒露:清晨的露水。
蓬门:简陋的门。
启:打开。
曙烟:早晨的炊烟。
力稀:力气衰弱。
经树歇:经过大树时休息。
老困:年老疲倦。
拨书眠:翻书时打盹。
秋觉:秋天的感悟。
追随尽:感到满足。
孝友:孝顺和友情。
偏:特别。
清谈:清淡的交谈。
滋味:生活的真谛。
尔辈:你们这些人。
忘年:忘记年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生活状态。"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两句,通过对早晨景象的刻画,展现了一种清冷和朦胧的氛围。"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则透露出诗人因年迈体弱、精力不济而时常休憩的情形。

在这样的背景下,"秋觉追随尽,来因孝友偏"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已逝去的美好时光和亲朋好友的怀念之情。最后两句"清谈见滋味,尔辈可忘年"则表现出诗人在与朋友清淡交谈中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纷扰的精神享受,这种交流让他感到即便是到了老年,也不愿忘记这份难得的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于岁月流逝、友情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感悟。语言朴实自然,却又蕴含着深长的情思,是杜甫田园诗风格的一次成功展现。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人日二首(其一)

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

冰雪莺难至,春寒花较迟。

云随白水落,风振紫山悲。

蓬鬓稀疏久,无劳比素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人日二首(其二)

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

尊前柏叶休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

佩剑冲星聊暂拔,匣琴流水自须弹。

早春重引江湖兴,直道无忧行路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入乔口

漠漠旧京远,迟迟归路赊。

残年傍水国,落日对春华。

树蜜早蜂乱,江泥轻燕斜。

贾生骨已朽,悽恻近长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入宅三首(其一)

奔峭背赤甲,断崖当白盐。

客居愧迁次,春酒渐多添。

花亚欲移竹,鸟窥新捲帘。

衰年不敢恨,胜概欲相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