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临川宰徐伯章心远轩

徐侯心万里,身堕百里中。

政以诗礼庭,上有鹤发翁。

岂无敲榜喧,不入丘壑胸。

开轩寄远韵,几净窗玲珑。

竹影落夏簟,水光摇秋空。

一对凫鹜行,万里牛马风。

悠然见南山,不与俗眼同。

徐侯归去来,三径资已丰。

身将心共远,勿为督邮恭。

形式: 古风

翻译

徐侯胸怀壮志,却困于平凡生活。
他的政事以诗书礼乐为主,家中有白发老翁。
并非没有敲门声扰人,但他不关心琐事,胸襟开阔。
他打开窗户,寄托深远的诗情,窗明几净,透亮如水晶。
竹影洒落在夏日竹席上,水面泛起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象。
一对野鸭悠闲漫步,如同万里牛马风吹过的画面。
悠然间望见南山,他的心境与世俗眼光迥异。
徐侯归隐田园,生活所需已足够丰富。
身心合一追求远方,不必拘泥于世俗的礼节。

注释

徐侯:指徐姓的人。
心:胸怀。
万里:远大志向。
身:身体。
堕:陷入。
百里:平凡生活。
政:政务。
诗礼庭:以诗书礼乐治理。
鹤发翁:白发老者。
敲榜喧:敲门声。
入:关心。
丘壑胸:开阔胸襟。
轩:窗户。
远韵:深远的诗情。
夏簟:竹席。
秋空:秋天的天空。
凫鹜:野鸭。
牛马风:广阔的风景。
南山:代指隐居之地。
俗眼:世俗眼光。
归去来:归隐。
三径:隐居的简陋小路。
资:生活所需。
督邮:官职名,这里指世俗礼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的《题临川宰徐伯章心远轩》,主要描绘了主人公徐侯的心境与居所环境。首句“徐侯心万里”表达了徐侯胸怀壮志,心怀天下。然而,“身堕百里中”又暗示他在现实中的位置有限。接下来,通过“政以诗礼庭,上有鹤发翁”,描绘了徐侯以诗书礼乐治理地方,家中有老翁,显示出其高雅的生活格调。

“岂无敲榜喧,不入丘壑胸”暗指徐侯不为世俗纷扰所动,他的心境如丘壑般深远。他通过“开轩寄远韵,几净窗玲珑”表达对远方朋友的邀请,以及对清静生活的追求。夏日竹影摇曳,秋水荡漾,反映出他的闲适与自然之趣。

“一对凫鹜行,万里牛马风”运用对比,形象地描绘出徐侯超脱世俗,如同野鸭般自由自在。最后两句“悠然见南山,不与俗眼同”直接表达了他对自然和超脱的理解,以及与世俗不同的审美观。

结尾处,“徐侯归去来,三径资已丰”赞美徐侯回归田园,生活富足而满足。他身体与心灵同步远离尘嚣,告诫自己不必过于拘泥于官场琐事,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展现了徐侯的高尚品格和理想生活。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题南岳铨德观秋声轩

月明雁叫远,露下蝉号寒。

幽幽草虫泣,索索梧叶乾。

愁人知秋早,听此良独难。

竹君南北美,佩服青琅玕。

天风一披拂,庭宇声珊珊。

灵宫荫老樾,别馆如深山。

心净鉴止水,眼明揖千竿。

虚籁自然奏,有琴不须弹。

世议大可厌,市声无少闲。

不如听君语,竟日帘垂间。

形式: 古风

题退轩

求名恐颠隮,求道戒进取。

谁知却行人,可以超万古。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麌]韵

题盛彦光少府丘壑轩

何许觅丘壑,不专在山林。

胸次傥萧散,市朝有幽寻。

只今谢幼舆,超然抱遐心。

俯仰得佳趣,何尝日登临。

我虽非夔旷,粗亦能赏音。

不用一再鼓,山高水深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题黄嗣深家所蓄惠崇秋晚画

丛芦受风低,积潦得霜浅。

沙匀洲渚净,水澹凫鸭远。

禅扉掩昼夜,短纸开秋晚。

欲问此间诗,半山呼不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