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印所作的《颂古十八首》中的第十首。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不疑不彻不失",意味着对事物既不怀疑也不执着,保持一种通透而自然的态度,但又不失警觉。"片片春风狼籍",描绘了春风散落,万物纷乱的情景,象征着世事无常,人事变迁。
接下来的"至今江北江南,游子徒劳外觅",诗人指出无论人们身处何处,无论多么努力地追寻,都无法逃离内心的漂泊感和对家乡的思念。"休外觅",劝诫人们不必过分追求外在的满足,因为真正的安宁源自内心。最后两句"明如杲日黑如漆",以强烈的对比,形象地说明了人生的光明与黑暗并存,提醒人们要接受生活的复杂性,保持内心的清明。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感悟,鼓励人们放下外在的追逐,回归内心,寻找真实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