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为友人张丞送别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旅途的想象。首句“试官知在两河间”点出友人将去往的地区,暗示了旅途的遥远。次句“此别车辕未可攀”描绘了分别时的情景,车轮滚滚,难以挽留。
“万树秋风古台路”以秋风吹过古老的道路上的树木,渲染出一种凄凉而壮丽的氛围,寓含着离别的伤感与对友人的祝福。接下来的“数峰晴雪太行山”则展现出一幅太行山晴雪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友人将要经过的雄浑景色,寄托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瓮头黄酒封春色,叶底红梨染醉颜”两句通过黄酒和熟透的红梨,形象地描绘出一种温馨而醉人的场景,寓意着友人此行将有佳酿相伴,生活也将如酒般醇厚。
最后,“尽解腰缠供一醉,扬州谁见鹤飞还?”诗人希望友人尽情享受这一醉,但又不禁担忧在繁华的扬州,自己能否再见归来的鹤影,表达了深深的牵挂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既有离别的哀愁,又有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展现了元末明初诗歌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