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于忠肃祠

杨公湖海一伟人,诗心剑气山水因。

观其精神起落处,磊磊洵与古者邻。

我今谒于并谒此,风吹细草如兰芷。

头颅堕地非偶然,自令顽懦低眉死。

淋漓谁读壁间题,唤起隔叶之黄鹂。

嗟哉诗句是何物,枯瓢我欲投深溪。

南城日光东市血,一寸丹诚空切切。

石人背上纪岁年,高揖松花落如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谒于忠肃祠》由明末清初诗人钱继章所作,通过描绘对忠肃祠的拜谒,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首先,诗中“杨公湖海一伟人,诗心剑气山水因”两句,以“杨公”代指祠内所祭之人,赞誉其为湖海中的伟大人物,其诗心与剑气如同山水般深邃,暗示了人物的卓越才华和不凡气魄。

接着,“观其精神起落处,磊磊洵与古者邻”两句,进一步赞美人物的精神境界,将其与古代贤哲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其人格魅力的高度认可。

“我今谒于并谒此,风吹细草如兰芷”描绘了诗人亲自前往祠堂拜谒的情景,微风轻拂,细草摇曳,仿佛在为这位伟人的精神风貌增添了一抹雅致与庄重。

“头颅堕地非偶然,自令顽懦低眉死”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人物牺牲精神的感慨,认为他的牺牲并非无故,而是激励了那些软弱的人们低下头颅,反思自己的行为。

“淋漓谁读壁间题,唤起隔叶之黄鹂”则通过描述祠堂内的题字和自然界的反应,表现了人物精神的深远影响,即使是在静谧的环境中,也能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嗟哉诗句是何物,枯瓢我欲投深溪”表达了诗人对人物及其作品的深刻思考,感叹诗句的力量之大,甚至想要将自己视为枯瓢,投入深溪,以表达对人物的崇敬与追随。

最后,“南城日光东市血,一寸丹诚空切切。石人背上纪岁年,高揖松花落如雪”四句,通过对比南城的日光与东市的鲜血,以及石人背上的岁月痕迹,展现了人物生前的辉煌与牺牲,以及其精神的永恒流传,如同松花飘落,虽已逝去,却依然美丽动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忠肃祠的拜谒,不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崇高敬意,也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社会现实以及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3)

钱继章(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崇祯九年举人。有《菊农词》

  • 字:尔斐
  • 籍贯:浙江嘉善

相关古诗词

元夕饮吴仲圭墓上

道人死后冰霜在,老梅写出冰霜怪。

半枝鳞皴半枝僵,山鬼守根尝夜拜。

琉璃却照梅魂归,薜荔为衣女萝带。

更阑私语孤月前,我尔行藏本一派。

斤斧乌雀不敢辞,严冷如君君自爱。

穿街箫鼓渐销歇,林气夜清喧不碍。

素琴乱帙同留连,惜兹佳会何时再。

西窗月没僧晨兴,抱瓮却浇墓前菜。

形式: 古风

题家孟岸舫

阁以临流胜,斜阳亦带寒。

燕莺人共语,竹石水相安。

坐客惟蒲褥,藏书耻画栏。

静参淳朴意,山好不须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园居风雨漫成二首(其一)

风雨聊萧甚,山窗启闭难。

甫能含野景,渐恐著春寒。

鞭笋横穿阁,雏花矮近滩。

山居无眷属,松竹慰团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园居风雨漫成二首(其二)

春岸鸳鸯浦,秋篱橘柚门。

閒风欺独树,细雨慰空村。

魏晋谈何易,羲皇枕颇尊。

客来能宿此,衣染竹苔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