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的画面,胡人在戍楼间吹起了笛子,楼上则是萧条的海月伴随着夜的宁静。诗人通过询问落梅的曲调,既表达了对音乐之美的赞赏,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最后一句“从风一夜满关山”则以飘逸的笔触,描绘出笛声随风传遍整个关山,给人以深远的意境。
诗中运用了鲜明的对比,如胡人的热烈与楼上海月的清冷,落梅的寂寞与笛声的流畅,形成强烈的情感对照。同时,借助自然景象和音乐情节,诗人巧妙地传达了一种边塞生活的孤独与苍凉,以及对远方美好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意境开阔,充满了唐代边塞诗特有的苍茫气息。
不详
一字仲武,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州县才难适,云山道欲穷。
揣摩惭黠吏,栖隐谢愚公。
积雪与天迥,屯军连塞愁。
谁知此行迈,不为觅封侯。
相逢旅馆意多违,暮雪初晴候雁飞。
主人酒尽君未醉,薄暮途遥归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