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谢陈存翁

斮足奚堪五石支,经明古静亦常师。

刲羊见血玉能泣,腐马吟蚕山不移。

但可编年书午仵,谁从问字志碑悲。

秦坑焚日同天醉,洗耳清流习郁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谢元汴所作,名为《赋谢陈存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陈存翁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

首联“斮足奚堪五石支,经明古静亦常师”以“斮足”(砍断脚)为喻,表达了对陈存翁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陈存翁在学术道路上的艰辛与执着。接着,“经明古静亦常师”则进一步强调了陈存翁在学术上的深厚造诣和宁静致远的品格,他不仅是后学的导师,更是值得世人学习的典范。

颔联“刲羊见血玉能泣,腐马吟蚕山不移”运用了两个生动的比喻,前一句“刲羊见血玉能泣”描绘了陈存翁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深情,仿佛连坚硬如玉的心灵都能被触动而哭泣;后一句“腐马吟蚕山不移”则通过对比,展现了陈存翁坚守信念、不为外界环境所动摇的决心,即使面对腐朽之物也能保持内心的纯净,如同山岳般稳固。

颈联“但可编年书午仵,谁从问字志碑悲”表达了对陈存翁学术成就的肯定和对其身后名声的期待。这里“编年书午仵”意味着陈存翁的学术贡献将被历史铭记,而“谁从问字志碑悲”则暗示了陈存翁的影响力和对后世学者的启迪作用。

尾联“秦坑焚日同天醉,洗耳清流习郁池”运用了历史典故,将陈存翁与古代贤士相提并论,表达了对陈存翁高尚人格和深远影响的高度评价。其中,“秦坑焚日”指的是历史上对知识和文化的摧残,“同天醉”则表达了诗人对陈存翁能够超越时代的束缚,如同天人一般自由洒脱的赞美。“洗耳清流”和“习郁池”则是对陈存翁追求内心清净、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陈存翁形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陈存翁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知识、道德和人格力量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91)

谢元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二月十九日同薛忠达蔡介士循东皋看桃花至陆丞相墓下

崖岛忠魂化海涛,潮州荒墓峙东皋。

沧瀛落日龙鼍吼,原野秋风禾黍高。

运世半归孔壬坏,古今独见圣贤劳。

于公不敢称来者,道左无言有笑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赠盛玄珠广文

历落才名已十年,授经端在马融先。

尊光自署湖山长,典则堪升蛾子筵。

瘴海文章浮磬玉,东南竹箭秀松铅。

蒲菹君乃能知我,霅水韩峰总弣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寿吴葛如

始青亦是神仙窟,暂许赤松到世间。

此日人传班定远,他年籍在云来山。

师贞以律龙章举,道隐于华彩幄閒。

珠树可生玄圃上,会孙遐趾迥能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张丹书明府以艰归济南赋别

天涯淼淼失因亲,惜别犹能追古人。

岱岳形垠神肃穆,鳄川风泽气嶙峋。

废莪往事何堪说,陟岵诸诗尚可论。

君去为询渭叟迹,勿忘桑浦老垂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