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叶生元尧题听秋吟馆图二章(其一)

林涧有风为竽瑟,庭阶无雨亦萧森。

相喁天籁诗因壮,兀坐中宵气与沈。

急水三巴猿啸竹,危峰独屋虎听琴。

何如扫涤苍茫象,内敛元幽入寸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声响与内心的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意境。

首联“林涧有风为竽瑟,庭阶无雨亦萧森”,以“竽瑟”比喻风吹过林涧的声音,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声音之美;“庭阶无雨亦萧森”则通过“萧森”一词,描绘了庭院在没有雨水的滋润下依然充满生机的景象,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活力的美。

颔联“相喁天籁诗因壮,兀坐中宵气与沈”,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诗人将自然界的声响与诗歌创作联系起来,暗示了自然界的美好能够激发诗人的灵感,使诗歌更加壮丽。同时,“兀坐中宵气与沈”描绘了诗人深夜独自坐着,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与外界的喧嚣隔绝,展现出一种内心的平静与深沉。

颈联“急水三巴猿啸竹,危峰独屋虎听琴”,通过“急水”、“猿啸”、“危峰”、“独屋”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动态与静态对比的画面。急流中的猿猴在竹林间啸叫,危峰上的孤独小屋中传来悠扬的琴声,这些声音与画面相互映衬,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尾联“何如扫涤苍茫象,内敛元幽入寸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通过“扫涤苍茫象”这一动作,诗人仿佛在心灵上进行了一次净化,让原本复杂多变的世界变得简单而纯净。最终,这种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内心的探索,深入到了诗人的心灵深处,成为他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审美体验,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宁静、深远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为叶生元尧题听秋吟馆图二章(其二)

今我不来将五年,苔花菌叶益明嫣。

月华此夜开尊坐,鹤瘦当时乞石眠。

大地清霜浮肃色,几家老屋卧荒烟?

峥嵘之子高林隐,烂读崆峒宝剑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为章元喜题田园乐趣图二章(其一)

荆棘消沈相马台,几人撒手赋归来?

陶潜苦节诗为命,王粲中年志可哀。

道路长风挥短剑,园林白日照苍苔。

何时与鹤相邻友,十亩筼筜手自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为章元喜题田园乐趣图二章(其二)

破廨高风送海声,识君如在玉山行。

短衣愿与联耕犊,斗酒相期听晓莺。

且饱烟云娱岁月,须知林壑有功名。

披图珍重他年事,整理琴徽谱濯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恼侬曲

春风向东吹,春水向西流。

美人之家天尽头,春云作帐流苏钩。

兔华欲老蛾眉愁,欲往诉之无方舟。

梦翩其来,非烟非黛。赠我蛱蝶簪,报以夫容带。

夫容带,结两头,蛱蝶飞飞何时休?垂罗袖,抚玉琴。

欢亦知妾意,妾亦知欢心。

勿愿作连理枝、交颈禽,但愿生生世世常相见。

敢以菅蒯微,弃与道旁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