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曲三首(其一)

葳蕤华结情,宛转风含思。

掩涕守春心,折兰还自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段诗歌出自南北朝时期诗人汤惠休的《杨花曲三首》之第一首。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物象的情感寄托,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葳蕤华结情”一句,用“葳蕤”来形容杨花密布而有着细腻的情愫,它们在空中飞舞,如同缠绵的感情纠结不清。“宛转风含思”则写出了春风中带有的某种思念,这种思念如同旋律般柔和而持续。

“掩涕守春心”一句,“掩涕”意指隐藏或覆盖,可能是指诗人想要保护自己的内心不受外界干扰,只想静静地享受这份春天的美好。“守春心”则表明诗人的这种愿望,是出自他对春天情感的珍视。

“折兰还自遗”一句,通过折取兰花来表达一种留恋之情。兰花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清逸,诗人折下它们可能是为了保存这份美好,也可能是想要将这种美好带走,使其成为记忆的一部分。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古典诗词中特有的意境和韵味。

收录诗词(11)

汤惠休(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思公子

绮罗日减带,桃李无颜色。

思君君未归,归来岂相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广陵岸送北使诗

行人引去节,送客舣归舻。

即是观涛处,仍为郊赠衢。

汀洲浪已息,邗江路不纡。

亭嘶背枥马,樯啭向风乌。

海上春云杂,天际晚帆孤。

离舟对零雨,别渚望飞凫。

定知能下泪,非但一杨朱。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五洲夜发诗

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

溜船惟识火,惊凫但听声。

劳者时歌榜,愁人数问更。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开善寺诗

鹫岭春光遍,王城野望通。

登临情不极,萧散趣无穷。

莺随入户树,花逐下山风。

栋里归云白,窗外落晖红。

古石何年卧,枯树几春空。

淹留惜未及,幽桂在芳丛。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