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邓愤思与太守同登清湘楼

郡楼邀会乐丰年,极目山川思浩然。

才子登临嗟昔别,使君藩屏值新迁。

前峰绿雾藏丹叶,别浦平沙衬碧涟。

不但醉吟湘与麓,鲁歌崧汉美周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郡楼聚会庆祝丰收年,远眺山水思绪宽广无边。
昔日才子登高感叹离别,如今太守治所正值新任变迁。
前方山峰绿意朦胧中藏着红叶,河流入海口的沙滩映衬着碧波荡漾。
不仅醉心于湘江和麓山的吟唱,还要赞美鲁地歌声如嵩汉般优美,如同周宣王的盛世。

注释

郡楼:郡城的高楼。
乐丰年:庆祝丰收的欢乐。
极目:放眼望去。
浩然:广大无边的样子。
才子:有才华的人。
昔别:过去的分别。
使君:指太守。
藩屏:屏障,比喻地方官员的重要角色。
新迁:新近调动或就任。
前峰:前方的山峰。
绿雾:绿色的雾气。
丹叶:红色的叶子,可能指枫叶。
别浦:河流入海的地方。
碧涟:碧绿的涟漪。
醉吟:醉酒后吟诗。
湘与麓:湘江和麓山。
鲁歌:鲁地的歌声。
崧汉:嵩山和汉水,泛指中原地区。
周宣:周宣王,古代贤明的君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丰收年份里,受邀参加了一次聚会,地点是在一座郡城的楼阁。诗人借此场合展开想象,极目远眺,心中充满了对山川美景的赞叹和思念。

"才子登临嗟昔别" 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离别的感慨,而 "使君藩屏值新迁" 则是说到官员们刚刚调动,新的任所给生活带来了变化。

接下来的两句 "前峰绿雾藏丹叶,别浦平沙衬碧涟" 描述了山峦间绿意盎然的景致,以及河岸旁铺满细沙与清澈溪流相互辉映的美丽画面。

最后两句 "不但醉吟湘与麓,鲁歌崧汉美周宣" 中,诗人提到了自己并不仅仅是在湘江、麓山之间豪饮高声地吟咏诗歌,同时也在鲁国的歌谣中发现了对周公和孔子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岁月流逝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厚情感。同时,它也体现了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个人情怀与文化认同。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次韵和邓慎思谢刘明复画道林秋景二首(其二)

以诗博画虽不费,要秋得冬如未完。

恍疑霰雪满天地,惨若暮气迷峰峦。

夜堂高张醉魂醒,暑馆偶窥吟魄寒。

笔端直与造化会,莫作人间毫素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次韵和邓慎思谢刘明复画道林秋景二首(其一)

铃斋清话未更端,一埽禅林景趣完。

缥缈已装新殿塔,萦纡仍引外峰峦。

冷风有意生空阔,密雪无声下广寒。

平昔所游今在眼,凄凉疑是梦中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次韵和张芸老阻风见寄

闻道征帆却滞留,萧条湘岸正南头。

春光虽有将归意,野色仍供不尽愁。

破浪心期元万里,扬帆目送已千舟。

山斋亦欲君重访,逆水如今是顺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和杨公济见赠三首(其三)

清谈衮衮思无穷,浑似饶阳邑下逢。

霜重湖天初凛冽,夜长樽酒更从容。

新编自富诗千首,岩邑今饶亩一钟。

兀坐江城随五斗,肯忧紫□□衣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