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览前此唱和诗卷有诗次其韵

穷不废诗真技痒,笔研风云日相向。

圣贤发愤乃有作,三千馀篇自古上。

荒城谁我同此声,惟有哀猿啸青嶂。

穷人所作诚已难,平淡丰腴乃嘉唱。

横槊壮气虽萧萧,击钵争先犹行行。

敢怀修门成怨骚,亦防饭颗嘲苦相。

江湖千里山千重,朝夕供吟纷万状。

闲适非以娱时人,可口甘酸劳酝酿。

大儿归不开卷轴,喜我穷通心已忘。

种瓜颇欲学东陵,醉尉亦从呵故将。

古人能轻万户侯,为有千篇相等量。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摰所作,名为《跋览前此唱和诗卷有诗次其韵》。诗中表达了对古代诗人的敬仰与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

诗的开头“穷不废诗真技痒”,点明了即使身处困境,诗人也不会放弃诗歌创作,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执着。接着“笔研风云日相向”描绘了诗人每日沉浸在创作之中,如同笔墨与风云相互呼应,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创作状态。

“圣贤发愤乃有作,三千馀篇自古上”赞扬了古代诗人通过发愤图强,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影响深远。接下来“荒城谁我同此声,惟有哀猿啸青嶂”则表达了诗人孤独的创作环境,只有哀猿的啼鸣与青山相伴,营造了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

“穷人所作诚已难,平淡丰腴乃嘉唱”指出贫困中的诗人创作尤为不易,但他们的作品往往平实而丰富,充满韵味。“横槊壮气虽萧萧,击钵争先犹行行”描述了诗人创作时的豪情与竞争精神,即使在艰苦条件下,也能够保持创作的热情与速度。

“敢怀修门成怨骚,亦防饭颗嘲苦相”表明诗人不仅追求艺术上的成就,也警惕着避免陷入过于消极或讽刺的创作倾向。“江湖千里山千重,朝夕供吟纷万状”描绘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不断汲取灵感,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闲适非以娱时人,可口甘酸劳酝酿”强调了诗人创作的初衷并非为了取悦他人,而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作品中的甘甜与酸涩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大儿归不开卷轴,喜我穷通心已忘”提到诗人的孩子也深受父亲的影响,不再关心外界的荣辱得失,只专注于书籍与知识。

最后,“种瓜颇欲学东陵,醉尉亦从呵故将”表达了诗人希望像东陵公一样,通过种植瓜果来隐居生活,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方式的向往。“古人能轻万户侯,为有千篇相等量”总结道,古人之所以能够轻视高官厚禄,是因为他们拥有丰富的文学成就,足以与之相提并论。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诗人及其作品的赞美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深情厚爱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49)

刘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作

何事劳心四愁望,侧身泰山日东向。

君子九夷犹可居,已谋筑室金溪上。

距江蓝舆才两舍,绕郭屏风列千嶂。

门中翰墨傅风流,自为师友相赓唱。

曹氏声名父子间,谢家文章弟兄行。

古人至乐盖在斯,得意未肯博公相。

顿挫万象归毫端,雕刻丹青尽名状。

古风严重周庙鼎,小律软美楚人酿。

居人恻恻盈锦囊,游子篇篇出惊浪。

苦心颇恨语不工,故实仍嗟老多忘。

惫休矍铄空据鞍,锐勇终输少年将。

主盟定霸益勉旃,少陵勋名何可量。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长句送跂之官蕲水

前年东秦夏六月,望日拜恩初赐玦。

降秩削职迁黄州,仓皇束装三日发。

故国东平不入城,北山一夜辞松栝。

亲朋问讯若梦寐,骨肉分留作胡越。

论罪岂合有民社,抵谳正欲加鈇钺。

仇家之议不尽用,天地宽仁日月察。

才令分司置之蕲,上表谢恩秋已末。

以御魑魅乃其分,欲居蛮夷圣犹屑。

蕲也虽僻自善地,回环山溪富林樾。

平生雅志在江湖,颇与蕲人相缔结。

收拾孥属已团聚,南北无心更分别。

白鱼煮玉粳炊珠,佐以秋菘与春蕨。

筑室求田虽未就,典衣卖装略无阙。

大谬不然心已忘,笑人非工已愈拙。

人生端若梦栩栩,事去何庸书咄咄。

大儿调邑换江南,要虽分房无远别。

地劣两舍不宿舂,晨起为书午可达。

邑四万户号难治,民杂江闽吏贪猾。

锄彊洗恶勿著意,鱼逃至清人忌洁。

化以诚心磨以久,教而后刑不怨杀。

得闻无毁亦无誉,以慰萧萧双白发。

形式: 古风

易元吉画猿

槲林秋叶青玉繁,枝间倒挂秋山猿。

古面睢盱露瘦月,氄毛匀腻舒玄云。

老猿顾子稍留滞,小猿引臂劳攀援。

坐疑跳踯避人去,彷佛悲啸生壁间。

巴山楚峡几千里,寒岩数丈移秋轩。

渺然独起林壑志,平生愿得与彼群。

吾知画者古有说,神鬼为易犬马难。

物之有象众所识,难以伪笔淆其真。

传闻易生近已死,此笔遂绝无几存。

安得千金买遗纸,真伪常与识者论。

形式: 古风

秋日县斋

节物秋将半,疏慵日益加。

不为投劾去,徒有折腰嗟。

味酒怀江鳜,乘风忆海槎。

东篱满凉露,已约伴黄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