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聂仪部明妃曲(其二)

玉门关外起秋风,双鬓萧条傍转蓬。

怪得红颜零落尽,春光只在合欢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秋风中独自行走的场景,她双鬓斑白,仿佛与随风飘荡的蓬草相似,暗示着她的命运如同蓬草般无定。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女子命运多舛的同情。接着,诗人以“怪得红颜零落尽”一句,巧妙地将女子的命运与春光的消逝联系起来,暗喻女子的青春与美好时光已逝去,如同春天的花朵凋零。最后,“春光只在合欢宫”一句,既是对前文的呼应,也蕴含了对女子曾经拥有过的美好生活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她现在的处境与情感状态,可能处于一种被禁锢或孤独的状态之中。整首诗运用了象征和对比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女子命运的悲凉与无奈,以及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感慨。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和聂仪部明妃曲(其三)

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

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和聂仪部明妃曲(其四)

燕支山下几回春,坐使蛾眉误此身。

二八汉宫含笑入,一时红粉更无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重别魏使君(其一)

楚客褰帷不可留,阳春一曲更难酬。

并将别后萧条色,写向君家白雪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重别魏使君(其二)

谢客园林已十春,门前车马任红尘。

使君不为怜同调,何处蓬蒿得故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