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寺纳凉

靡靡市廛尽,杳杳泉石闲。

灌木蔽榛莽,爽籁弥空山。

飞甍纳馀辉,丹雘粲以繁。

巍然青莲宫,俯此碧玉阑。

化人淡无为,趺坐观尘寰。

支郎杳不逢,玄蝉噪其间。

昔贤憩游地,眢井潜龙蟠。

咏歌之所传,百世犹不刊。

我生悦超旷,危磴重跻攀。

归隐谅未能,溯风发长叹。

形式: 古风

翻译

繁华市区已消失,清幽山水静无边。
灌木丛生遮榛莽,清脆声音弥漫空山。
高耸屋脊接纳余晖,朱红色彩斑斓繁多。
巍峨的青莲宫,俯瞰着碧玉栏杆。
修炼之人淡泊无为,盘腿坐着看人间。
支郎身影难觅,玄蝉在其中鸣叫。
这是古代贤士游息之地,废弃的井中隐藏着龙盘。
这里流传的咏歌,千百年来仍被传颂。
我生性喜好超脱,险峻阶梯再次攀登。
归隐之事恐怕不能实现,只能逆风而叹。

注释

靡靡:形容繁华。
市廛:市区街道。
杳杳:深远、寂静。
爽籁:清脆的声音。
甍:屋脊。
丹雘:红色的颜料,代指朱红。
化人:修炼成仙的人。
趺坐:盘腿打坐。
眢井:废弃的井。
刊:消除、磨灭。
危磴:险峻的台阶。
溯风:逆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寺庙纳凉的景象。"靡靡市廛尽,杳杳泉石闲"表达了远离尘嚣、深藏于自然之中的意境,"灌木蔽榛莽,爽籁弥空山"则形容了树木繁茂、清风习习的景色。"飞甍纳馀辉,丹雘粲以繁"中,“飞甍”指的是轻盈飘逸的云气,“丹雘粲以繁”则是对山光的描写,给人以神秘而又华丽的感觉。"巍然青莲宫,俯此碧玉阑"中,“青莲宫”应该是一处风景优美的佛寺,“碧玉阑”则形容了寺院中的栏杆,如同碧玉一般精致美丽。

诗人在这静谧的环境中,体会到了“化人淡无为”的生活哲学,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顺其自然的心境。"趺坐观尘寰"则是诗人静坐观察世界的姿态,显示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气质。

接下来的"支郎杳不逢,玄蝉噪其间"可能是在描写寺院中的某些特定景物或声音,而"昔贤憩游地,眢井潜龙蟠"中,“昔贤”指的是古代的智者或高僧,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足迹和传奇。

最后,"咏歌之所传,百世犹不刊"表达了对这处风景和历史文化传承的赞美,它们将被人们不断地吟唱和纪念。"我生悦超旷,危磴重跻攀"中,“超旷”指的是广阔无垠的胸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以及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而"归隐谅未能,溯风发长叹"则是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自由和解脱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于世俗、享受宁静与自然之美的精神世界。

收录诗词(16)

吕同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高房山夜山图

我昔绝江看吴山,朝光正落山水间。

金波远自海门入,翠岚高插扶桑殷。

安知璚楼有夜景,明月苍茫堕清影。

李侯胜赏高侯笔,展卷一时如梦醒。

形式: 古风

天香.宛委山房拟赋龙涎香

冰片熔肌,水沈换骨,蜿蜒梦断瑶岛。

剪碎腥云,杵匀枯沫,妙手制成翻巧。

金篝候火,无似有、微薰初好。

帘影垂风不动,屏深护春宜小。残梅舞红褪了。

佩珠寒、满怀清峭。几度酒馀重省,旧愁多少。

荀令风流未减,怎奈向飘零赋情老。

待寄相思,仙山路杳。

形式: 词牌: 天香

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

素肌不污天真,晓来玉立瑶池里。

亭亭翠盖,盈盈素靥,时妆净洗。

太液波翻,霓裳舞罢,断魂流水。

甚依然、旧日浓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

欲唤凌波仙子。泛扁舟、浩波千里。

只愁回首,冰帘半掩,明珰乱坠。

月影凄迷,露华零落,小阑谁倚。

共芳盟,犹有双栖雪鹭,夜寒惊起。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齐天乐.余闲书院拟赋蝉

绿阴初蔽林塘路,凄凄乍流清韵。

倦咽高槐,惊嘶别柳,还忆当时曾听。西窗梦醒。

叹弦绝重调,珥空难整。

绰约冰绡,夜深谁念露华冷。

不知身世易老,一声声断续,频报秋信。

坠叶山明,疏枝月小,惆怅齐姬薄幸。馀音未尽。

早枯翼飞仙,暗嗟残景。见洗冰奁,怕翻双翠鬓。

形式: 词牌: 齐天乐